心平气和的一(2)班3.29
下指令要具象化
最近学校里的行政工作特别多,除了上课之外,不论是改作业还是备课,我基本都是在楼上办公室待着的。这样虽然方便其他同事们来找我办事,但是每次大课间的铃声响起,我下楼就很容易跟不上孩子们出操的节奏。孩子们不是出来得太早,影响楼上班级疏散,就是出来得太晚,慌慌忙忙站队,怎么让孩子们在合适的时候出去站队呢?
终于,我想到好办法来了。班级孩子们的音乐学得不错,对于旋律和节拍似乎很有心得,所以,我就抽一天,专门在教室里陪孩子们听出操前的音乐变换。听到第一首、第二首时,我们按兵不动,该收作业的去收作业,该去地毯上看书的只管放心看书,等到第三首《七色光》的前奏一起,我一声令下,大家再出教室。这时,楼上的班级已经全部下来了,孩子们不用再站在走廊上和高年级推推搡搡,可以直接去门前的点位上站好。 这样具体可操作的指令,对于儿童来说,比“等外面人走得差不多了再出门”要容易理解得多。
同样的,每一个时间节点,我们都转化成孩子容易分辨的指令:做完操之后,听见周老师在话筒里开始说话了,大家就往前聚拢,排成整齐的两排。听到广播里说“散场”,再往教室里进。散场的时候人多拥挤,为了安全,我们需要等散场完毕再出门。怎么判断呢,等散场的音乐一结束,大家就可以离开教室了。果然,这样有了明确的判断标准之后,孩子们的秩序性又好了一些。
在上课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方便儿童理解。所以,在带低年级的时候,我说话会格外慢些、尽量语气生动些。在下指令时,语言修饰性少一些,简明好理解为主,再把重点部分加重音多重复几遍。
最近,在做单元作业时,我发现孩子们的阅读和写话部分相对较弱。所以,我上课又放慢了节奏,把两课时就能上完的课文都改成三课时,剩下的时间,做听写词语和听写句子,根据每节课不同的内容做阅读理解,在课堂上数自然段,数句子,做简单的阅读题,最后再去创造性写话。虽然进度慢下来了,但是能明显看到孩子们在阅读和写话方面的小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