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壮志

经济寒冬,你准备好了么?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785人  闫泽华

过去的一周,有纠结,也有抉择。
当我面对需要离开的同学时,只好一再强调:
你并没有做错,只是时间点使然,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结果,也希望能够帮你推荐到其他公司。

是的,寒冬来了,整个市场环境宛若进入了冰河纪。
群体的大环境更加审慎,个体的机会更加稀少。
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安全垫大概率会变得更薄而不是更厚,当碰到个人职业生涯波动时,需要回复到稳态正轨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大背景的变迁,也就自然会影响到小选择的决断,一个问题:如何过冬?

面向中长线思考,选择可持续业务

互联网总是不乏概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的有:共享单车、无人货架、区块链、小程序、社区拼团等等。每个概念兴起的时候,都不乏热钱涌入、大佬站台、媒体鼓吹,好不热闹。
诚然,每一波浪潮里面都会有攫取利益的人。所谓成王败寇,个中评价自有人说;但是当浪潮褪去的时候,裸泳者众一定是不争的事实。而寒冬里,那些虚妄的泡沫,一定是最快破灭掉的。
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季节里,如果你还是奔着逐浪为目的想要去撞一把大运的话,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能否承受裸泳的后果。如果不能,那最好基于中长线的衡量去重新选择工作机会和业务方向,适度规避那些还需要烧钱催熟的业务,更倾向那些有用户需求支撑、有现金流可以正向自转的业务。

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被替代成本

如果说业务和赛道的选择里,建议更注重长线可持续而非短线的热度的话。那么在个人的发展上,则更应该重视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被替代成本”:

对于业务做到不可替代,面对变化做到有能力应对。

没有理所当然,只有全力以赴

在这次寒冬中, 有很多人被波及:从个体角度,的确自己什么都没有错,愤懑之情自不待言。

但是愤懑之后,生活还要继续,这里或许可以提供另一个视角:公司是盈利机构,只要它严格履行了法律要求的义务,它的所有决定就无可指摘。更何况,某种层面上来说,相较于相聚、离别才是必然事件。

公司不是家,过去不是、未来也不会是。有这种错觉的朋友,不妨去搜索一篇文章《联想公司不是家》。
我们选择一份工作(一份事业)时,追寻的绝不应该仅仅是一份工资,更建议是个体诉求和公司诉求的一致:做那些有挑战、有意思的事情,为公司创造收益,为个体带来成长,试图去做把盘子做大的双赢事业,而不是零和博弈互相勾心斗角的游戏。

在我的工位旁边,始终放着一个纸箱子,能够装下工位上所有的东西。我笑着和朋友道:我一直当今天是在公司的最后一天,只有这么想,我才会做的更加自在,更愿意去推进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为结果负责。

成年人的工作,从来没有理所当然,只有全力以赴。
在这个经济寒冬里,你准备好了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