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远方,是一种留存心底,无法抹去的情怀。
或许,是某些温暖的回忆莫名地湿润了眼眶。
或许,是为了续上一段未尽的缘分。
或许,是为了和另一个自己相遇。
就这样,收拾行囊,来到了远方。
这个生在赤道上,只有夏季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重庆,一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方。和煦的春风,燃烧的夏日,淅沥的秋雨,以及冬日深入骨髓的寒冷,已经成为身心的记忆。每一次四季的轮回,都能帮助我体会到时间不动声色的痕迹。
尤其是每次季节转换的时日,空气中的气味也会随之变化。从冬季到春季,你能嗅到泥土和新叶的清香;从春季到夏季,你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微微热浪;从夏季到秋季,你能明显感受到身心节奏的放缓,即使是最浮躁的心,也会随着几场迅速降温的秋雨平静下来,开始搜寻御寒的秋衣、喜爱的围巾;从秋季到冬季,你开始不忍离开温暖的被窝,渴望母亲做的银耳羹,不想看到凋零的树叶与孤单的枯枝,还有远远挂在天上,缺乏色彩与温度的太阳。
这个被称为雾都的城市,在长江与嘉陵江的滋润中渐渐生长,在火锅的热闹与蒸腾中散发着微醺的气息。如果你乘坐傍晚的飞机抵达,你将会收获迷醉双眼的夜景。初上的华灯勾勒出城市的轮廓,随着地形变化高低错落的建筑、形态各异的桥梁、江上缓行的船只与路上奔跑的汽车共同绘就了一幅足以让时间定格的画面。
络绎不绝的游人、投资客和年轻人来到这里,他们欣赏着一座城市,也重新塑造了一座城市。作为生于80年代末,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我完全能够感受从童年到现在20几年间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伴随着城市CBD的崛起,密集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绿化率的提升让我们能够更多看到干净的蓝天,新的区域规划及日渐浓厚的创业气氛也在不断给有才能和梦想的人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我爱这座城市,她赋予了我某种精神与个性。她的活泼与开放,她的拼搏与向上,以及她骨子里的热辣都已经渗透进了我的生命。而对她的这一切感知,却在远方体悟得更为深切。
去年11月到雅加达时已是晚上10点,在飞机上鸟瞰城市,宽阔而平坦,最初映入眼帘的就是海边的帆船造型建筑。
那时,重庆正值深秋。我穿了厚厚的衣服,一下飞机就开始大汗淋漓。而这种状态在之后几乎每天的中午一直持续。从清晨到中午,随着太阳的升空,身体也开始逐渐焦灼起来。第一次感觉到homesick,是饮食不适引发胃病的时候。在家乡,一碗小面足以让肠胃舒坦,而在这里,想让肠胃舒坦,却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做到的。一定是要找特定的餐馆和食物或自己亲自下厨。
我因着一种无法抵抗的情感来到这里,临行前想过会遭遇很多困难,然而我曾设想的困难都没有遇到,并未想到最困扰我的竟是气候和饮食这两个最接地气的问题。
时光飞逝,转眼来雅加达已经半年了,再过几个月时间我就要回国了。当我在秋冬回到家乡时,回想起在这里的时光,我一定会感觉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夏天。
有时我会想,当我回国后,我会怀念这里的什么?
我想,我首先会怀念的是一定这里质朴的民众,他们的热情和友好让我倍感温暖。然后我会怀念每天早上5点钟叫醒我的诵经声,以及独立清真寺、婆罗浮屠、普兰巴兰和一切美丽的宗教建筑。我会怀念在清真寺里看到的盛大礼拜,也会怀念在天主教堂看到的金碧辉煌的祈祷。那充满虔诚的声音和画面会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我还会怀念这里每家每户形态各异的rumah和环绕着它们的热带植物。我也会怀念我常去的mall, taman anggrek, central park, emporium 这些在异国他乡养活我的地方。我当然也会怀念pluit junction的celebrity和电影院,在celebrity挥汗如雨的时光让我保持健康,而这里的电影院在带我走进了一段段动人的印尼故事。
最初,是同样的情感将我带到这里。在重庆读书的时候,曾接待过印尼华裔中学生,他们参加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冬令营,那一年来到了重庆。尽管仅仅相处了10天的时间,我却在心中埋下了要来印尼做汉语老师的心愿。质朴懂礼的学生,温柔可爱的印尼语,还有一名老教师的话一直留存在我心中。他告诉我,印尼需要华文教师。尤其是华裔的父母,很希望孩子能学好中文。
我辞去了在公司的工作。我的领导是一位干练的女性,她不明白我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如此炎热且有排华历史的国家。而或许正是因为她的炎热可以驱赶我体内多年冬日积累的寒冷,也正是因为那一段辛酸的历史让我的内心有了一种莫名的使命感。我无法简单地分辨自己的选择是否值得,我只是希望在无常的生命中尽可能多做一些内心感觉更有意义的事。
我时常在想,当我回家时,在这个漫长的夏天里曾经历的一切情感,一切记忆,是否会在秋冬的雨夜把我唤醒?当我再次品尝冬日空气中的冰晶时,我是否会想起赤道终年火红的太阳?时空的转换是如此奇妙,你总是会在远方怀想时忆念起曾经的一切感知,在那些悲欣交集的经历中,体会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些人曾经赋予了自己什么,曾经怎样塑造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
2016年5月于雅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