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这次到底是谁在捣鬼?
酒鬼酒,一直以酝酿湘西千年文化,传承湘西古老秘方自居,号称"无上妙品"的酒鬼酒已经跻身高端白酒行列。
不过,酒鬼酒最近又出了大新闻,酒鬼酒的经销商石磊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称他经销的酒鬼酒产品检测出了甜蜜素。
甜蜜素,化学名称: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到40倍,是蔗糖的理想替代品。
过量食用,会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不过一切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这种添加剂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以的,并不是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是有毒的,我们天天喝的水也是一种化学物质。
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全面禁用甜蜜素,因此食品中甜蜜素检验对于我国食品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就显得至关重要。
不过目前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还允许添加。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4)》(此标准是2014年出台的,这很重要,请大家留意,后面还会用到)规定:甜蜜素在水果罐头、果冻、冷饮、复合调味料等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65g/kg,在面包、糕点、方便米面食品中的最大用量为1.6g/kg,在果酱、蜜饯、熟制豆类等食品中的最大用量为1.0g/kg,在果糕类、凉果类食品中的最大用量为8.0g/kg,在坚果类食品中的最大用量包括1.2g/kg(脱壳类)和6.0g/kg(带壳类)两种。
除上述食品外,其他食品一律不得添加甜蜜素。
酒类当然就更不行了,除非是配制酒,允许按规定添加,而酿造酒里是不允许添加甜蜜素的,虽然添加了甜蜜素能增加回甘口感,但是你一瓶几百元的酿造粮食酒居然用这种方式提升口感,大家接受不了。
既然被爆出酒鬼酒中含有甜蜜素,一石激起千层浪,周一开盘,酒鬼酒股价就被摁在了地板上。
这事让人很容易就和2012年轰动股市的白酒塑化剂事件联系起来。
在2012年11月19日被爆由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查出酒鬼酒的塑化剂超标260%。
酒鬼酒公司却认为检测不够权威,甚至怀疑被检测的酒是否出自酒鬼酒公司。
广州市质监局表示,白酒检测标准中没有塑化剂项目的检测要求。
中国受此事件影响,没有停牌的白酒类上市公司仍遭遇资金打压,2012年11月20日早盘白酒股大跌之后午后再度暴跌,此后,整个白酒板块都深受影响,龙头股茅台甚至都一度腰斩。
此次,又是酒鬼酒,被经销商石磊举报含有甜蜜素,按道理说应该再次引发市场的恐慌,对白酒板块造成巨大打击。
不过似乎事态并没有往这个方向发展,酒鬼酒一个跌停释放恐慌之后,第二天就探底拉升了,而茅台等其他白酒甚至是全天收红,未受影响。
回头细看,此次甜蜜素事件,挺复杂,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经销商反水这事就很反常;其次,酒鬼酒的回复也耐人寻味,公司认为石磊是在意图侵害公司利益。
经过一番查证,会长基本理顺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石磊举报称含有甜蜜素的酒鬼酒是2012年出产的,就是塑化剂被查的那年,石磊2012年从酒鬼酒一次性拿了125624瓶酒鬼酒,均价238.8元,市场最低批发价则是799元,这种买断行为在酒业领域也算是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不管怎么样,这批可能还涉嫌塑化剂超标260%的酒鬼酒就到了石磊手上。
这还不算完,2013年石磊以市场环境不好为由,要求酒鬼酒免费提供40吨同款酒作为自己的市场建设支持,很刚,不过很神奇的事酒鬼酒居然答应了,在2014年到2015年期间,公司陆续无偿给了石磊8万瓶(40吨)同等标准的酒鬼酒作为市场建设费用。
到了2015年12月,石磊再次要求酒鬼酒无偿提供40吨老酒鬼酒,但是此时酒鬼酒已经卖身给中粮了,中粮拒绝了他的请求。
到了2016年,神奇的事就开始了,石磊开始反馈该批次的酒存在甜蜜素。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提振渠道信心,酒鬼酒提出对2013年之前所有库存产品予以退还及合理赔偿,毕竟那时候关于甜蜜素的标准都还没出台,酒鬼酒这种做法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石磊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以238.8元/瓶结算价赔偿125509瓶54°500ml老酒鬼酒(其中51300瓶为2012年购买批次,74209瓶为2015年酒鬼酒赠送批次),总价值为2997万。同时,以200元/瓶的标准,对前述所有产品因未能实现销售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其在广告投放等方面发生的费用作出赔偿。
酒鬼酒就不认了呀,本身那8万瓶就是我无偿送你的,你还要求我赔偿你赠品的广告费,疯了吗?
两者就此赔偿没达成一致,石磊不服,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仅判决酒鬼酒对2012年生产的54°500ml老酒鬼酒按238.8元/瓶结算价进行赔偿,具体金额以石磊实际退货数量为准。
所以到现在为止,石磊也就没退货,他的理由是:
未退货是为了采取下一步法律诉求。
酒鬼酒觉得还有5万瓶可能不达标的历史问题酒存在石磊那,可能会在未来的某天爆雷,所以就想根据法院判决,强制执行回收动作,处理掉这批问题酒。
但是石磊的索赔诉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对方又有法院判决,一看形势不妙,就选择了向公众捅开这件事。
这里面的事还很有意思,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就在于2014年酒鬼酒卖身中粮,公司的管理层换了团队,石磊本身作为一个总经销商和酒厂的管理层关系应该是不错的,从酒厂答应给他无偿赠送8万瓶酒作为市场补贴就能看出,但是公司换了管理层之后,这种关系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所以两方就开始不对付了。
另外会长还挖掘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涉及到一个人,黄永玉。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酒鬼酒横空出世。
著名画家黄永玉以其天才艺术的灵感,给予了“酒鬼”这个幽默而神秘的名字和“酒鬼”独特的麻布口袋外包装。
此后,酒鬼酒命运发展的每个阶段,几乎都有黄永玉的参与。
现在酒鬼酒大力推行额高端“内参”系列酒,当年也是由黄永玉命名而来。可以说,黄永玉就是酒鬼酒品牌最大的故事。
而对于黄永玉与石磊之间的关系,2004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一本《黄永玉的柒柒捌捌》,公开资料显示石磊参与撰文。
其次,石磊旗下来今雨轩2010年与茅台合作推出的高端收藏级十二生肖系列,背后也是由黄永玉设计,“大概可以理解为替黄永玉实现艺术变现的公司”。
2007年6月21日,黄永玉将酒鬼酒“麻袋陶瓶”包装设计者知识产权,有价转让给石磊所控制的文化公司。同年6月28日,石磊又将此知识产权无偿转让给酒鬼酒,但约定酒鬼酒此后在订购“酒鬼酒新版知识产权”新版酒鬼酒包装物时,无论采取何种确定供货商的方式,石磊的包装公司均享有在同等供货条件下的优先权、知情权。
根据今年12月11日公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2016年8月25日,吉首市石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2007年上述转让合同,原因是石磊文化认为酒鬼酒公司在完成首单之后,未能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优先采购石磊控制的另一家公司湖南金泉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的包装物。
石磊公司指酒鬼酒采购石磊公司的包装产品占比从2011年的57.78%、2012年占比69.83%、下降至2014年占比为9.58%、2015年占比为12.92%,2016年为零,而这一变化反差极大。
很有可能的原因是,自2014年中粮入主酒鬼酒及2016年彻底更换公司领导班子以来,可能新领导班子就不再坚守过去的“约定”,不再让石磊公司有优先生产包装的权利;其次,公司大力清除贴牌产品聚焦高端内参,中端红坛、传承三大单品战略等,均直接影响了石磊的利益。
而在2013-2015因为塑化剂风波的原因,都在消化库存包装,所以采购较少,但到2016年,酒鬼酒却不再向他采购任何包装材料,导致工厂停产。
石磊再次提出的8万瓶酒的补偿可能也和此事有关。
不管真相如何,酒鬼酒混乱的供销关系给公司发展埋下了巨大的管理隐患。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会长认为石磊和酒鬼酒公司都算不得正义,就石磊来说,他举报酒鬼酒存在甜蜜素问题,要求酒鬼酒给他进行赔偿,但是他只字不提对于他已经售出的那7万多瓶酒是否要召回、回购、赔偿消费者。
所以会长认为这事,纯属是酒厂和经销商之间矛盾升级的狗咬狗。
对于石磊来说,除了这5万瓶酒的筹码,他可能还会拿和黄永玉先生的私交关系为筹码,和酒鬼酒进行新一轮交涉,毕竟酒鬼酒的文化属性大半是靠黄永玉先生的文化设计所赋予的。
对于酒鬼酒来讲,这些都是下一步要做的,目前要做的,就是确定好2012年出产的这一批酒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问题,那么由于历史原因,情有可原,制定一个对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召回、回购和赔偿方案,对于2014年之后出产的酒,要严格送检,看是否按照标准出产,是否有甜蜜素,如果没有,该维权维权,该起诉起诉,如果有,再想一套新的召回、回购、赔偿、整改方案吧。
目前是白酒销售旺季,出现这样的负面新闻,容易动摇市场对酒鬼酒的消费信心,这对于春节期间的酒鬼酒产品销售并不是个好消息。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只要有了可能存在甜蜜素这么一个帽子,至少今年酒鬼酒很难翻身了。
大家不会去关心你真有还是假有,你酒鬼酒现在市场定价也是1499元,和飞天茅台一个价,干嘛非要冒这个险,为什么不选择飞天茅台呢?
曾经在股价上力压茅台一头的酒鬼酒,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