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跟着石头来读书之王阳明心学(十)

2017-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stone7519

《王阳明心学》(10)

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爱(徐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论辩,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

                      ——《传习录·上·徐爱录》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又一个核心命题。如果把阳明心学看成一把宝剑,那么“心即理”就是剑柄,“知行合一”就是剑刃。在阳明心学的语境中,真正的“知”里面必然包含了“行”,真正的“行”里面也必然包含了“知”。王阳明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由知在。”也就是说“知”“行”本来就是一件事,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或者是考虑到不同情况下的针对性,才把它分成两件。就像一枚硬币,虽有两面,但仍然是同属一枚硬币。

      人对外界的认知,绝不仅仅只是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的一种被动接收,而往往是认识主体将自身的知识、经验、观念、态度、感受等投射到了对象物上,才构成了人的认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通过自身的认知系统和意识结构,把外在的物质自然“人化”,或者说是审美化、符号化。无论是把自然审美化还是符号化,本质上都是人通过意识活动赋予这个世界以某种“意义”的过程。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无人能脱离意义。我们是通过我们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的。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经过阐释的现实。”所谓经过阐释的现实,其实就是自然世界的意义化。面对同一个本无意义的自然,不同的人会赋予这个自然千差万别的意义。因此,不管你自觉或者不自觉,只要你在这个世界上活动,你总会按照某种预设的眼光去认识世界。

      这某种预设的眼光,换个说法,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或者人生观。不管你自己是否觉察,你总是按照一套既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看待世界,并且在这个世界中采取行动。

      但是同样获得一套价值观,却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一是被动接受;二是自觉主动地寻求和建构。被动接受,虽然得到的也是一个经过阐释和规定的“意义世界”,但是你是被外在力量抛进去的,主动权和自由已经被抽离了。尽管把你抛进去的力量可能向你许诺一个天堂,可最终你会发现,被给予的世界只能是一个囚笼。而自觉主动地寻求和建构不一样。当你怀着困惑在寻求属于你的“意义世界”时,你就已经在行使主动权和自由了,主体性也会悄然形成,这个世界的诸多可能性也会向你敞开。虽然你最终选择的可能仍然是前人的某种价值观,但在此之前,你有足够的自由去思考这些观念对你意味着什么。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意义世界”是主动寻求建构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力量和智慧,以及最终创造的意义和价值,是被动接受根本无法比拟的。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就是建构这样一个意义世界的动态过程。所谓“知”,重在改造旧有的意识结构和内容,建立一套符合圣贤之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谓“行”,重在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落实、深化认识与观念。知行二者本来就是对同一件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描述。在王阳明的心学里,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被人赋予了意义的世界。无论是理还是物,都必须经由自我的主体意识的投射,才能产生意义。知,就是意义的寻求和确立,本身就是一种行动;行,就是意义的展现和完成,因而也就离开不了知。“知”“行”二者是“合一”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