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新老人更忙了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如今的“60后”们,被称为新老人。身边很多新老人退休后,比在岗时更忙了。这是我带孙女玩时碰到同样带孙女的徐教授时共同的感慨。
进校园需要人脸识别系统,所以现在偌大的校园足球场没有几个人,真乃闹中取静的好去处。春和景明,惠风和畅,是走进自然的好机会。我带着孙女来到校园里的足球场,在绿色草坪上,让孙女尽情玩耍。
与我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文学院的徐教授夫妇,他们比我还早到。两位小朋友也很高兴,有个伴一起放风筝是个不错的活动。
放风筝最关键的是把它放到天上,下面就可以让孩自己牵住跟着移动即可。两个小孩子忙放风筝,徐夫人照应一下,我们可以聊大天。
1990年,徐教授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淮阴师范学院作教师,在这里一直干到了4年前退休。
回忆起工作经历,徐教授的眼睛依旧闪烁着光芒,“高校能人非常多,我就是个新人,来到这里就像一滴水汇入了大海,如果不琢磨点创东西,是站不住脚的,干什么都要有点创新意识。无论是工作还是兴趣爱好,干一件事就要把它干好。”徐教授说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秘笈”。
“教书要的是真本事,要有钻研精神,是我要教,而不是要我教。”徐教授感慨道,两颗洁白的门牙早早就退休了,说话听起来显得不收风。
“为什么不去补牙?”我好奇地问道。
“有假牙,没有装,平时出门都戴口罩,捡到熟人只是点头打招呼,不说话的,也不会看到我门牙掉了。因为碰到你,才把口罩摘下来说法,所以被你看到这一面。”徐教授慢条斯理地说。
徐教授繁忙的故事,要从2020年讲起。这一年,他的孙女出生了,他也正式退休。退休以后,生活更有意思了,“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如果不能把带孙女、做保姆的事情转化为感兴趣的事情,时间会很难熬。”他的话引起了我的同感。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还特别会享受,你做的饭,人家不想吃,外卖就点到了。衣服也不知道洗,放在那里,你不帮他们洗,就一直放着,直到你看不下去帮他们洗了为止。
“教授,你的孙女特别优秀,超出了同一年龄段的其他小朋友,你的经验是什么呢?传授一些,让我也学习学习,少走一些弯路。”
“经验谈不上,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徐教授说,要培养小朋友的兴趣爱好。教育小孩最大的关键是让孩子主动学习。小孩子都是差不多的,关键看怎么引导。比如她喜欢到大自然中,你就多带她去融入大自然。她对什么都好奇,你就满足她的好奇心。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这八个字特别重要。
“老徐,你别顾着聊天啦。该回家做晚饭给儿子儿媳吃啦”徐教授的老伴儿打断了他的兴致。徐教授也不恼,笑眯眯地说:“那下回咱们再聊。”
阳光洒在足球场上,草坪和两个小孙女交相映衬,像是一幅春游图,两位新老人身上,也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