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星日更大挑战读书

好书共读 | 次第花开(07)

2023-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田心尔

——佛陀关于无常和因果的开示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希望,哪怕最贫穷、目不识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并能无惧地接受无常。

看看现代社会,人们一切的苦恼、挣扎都源自对无常的恐惧,忙忙碌碌无非为逃避无常。

非常有意思,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与它终生相处。

——开心还是伤心,全看你的立场和态度,与无常并没有必然关系。

——无常粉碎了我们对安全感、确定性的幻想。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脚下随时可能踩空时,便本能地想抓住什么,这就是执着的由来。

由于我们想抓住、想依靠的东西本质上是抓靠不住的,所以才会痛苦。

造成痛苦的并非无常,而是执着。

逃避无常不仅是徒劳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不要沉溺在安全的幻梦中,没有永恒不变,没有万无一失。

——无常意味着凡事都有改变的可能。

不管我们以前犯过多么大的错,也不管我们现在有多么愚昧无知,只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就可以清净过去的罪业,逐渐不再迷惑。

——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都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

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的生起责任感,不再只顾眼前、为所欲为。

有些行为的后果很快显现,而有些行为却要等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它的结果。

——事实上,从头到尾我们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我们遭遇的困难、痛苦只是过去行为的一个结果,没有理由责怪他人,也没有必要自责。

你若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那么正在经历的痛苦不仅完结了一段旧的因果,而且还会成为一个新的善因,开启一连串正面的反应。

所以,痛苦并不总是坏事。

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觉悟的契机,关键看你以怎样的心去面对。

——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要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你就能够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难,因为你的心胸足够宽阔。

——死亡只是目前这个生命的结束,而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下去,新的生命在继承旧因果的同时又将造作新的因果。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

——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应由自己去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观点,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闭内心、固守成见同样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许多人都没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并且谦逊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皈依三宝,说明你决心无惧的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再寻求慰藉、寄托、照顾,除了切实的经验当下,不再企图另寻出路。

——刚接触一切新鲜事物,人们总会感觉振奋。

尤其当你获得一些心灵启示之后,你心里会充满期望。

——修行的目的不是完善目前的生活或者美化自己。

修行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不再自欺而已。

一旦开始修行,就会发现我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无知。

——保持清醒与觉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因为它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评判、不希冀、不回避。

——从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

——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不迎不拒的做法。

期望和恐惧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有期望就会有恐惧,而回避则会加强恐惧。

不迎不拒使我们放松下来,这时,我们才更有可能瞥见一切思想行为、一切欢喜哀愁背后的那个东西。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