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民意是滚滚洪流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不见所畏是说襄王无人君气象,无让人可畏之威;语[yù],告诉;就之是靠近;卒[cù]然,突然;恶[hé]通何。
孟子在魏国没有待太长时间,梁惠王就带着一腔悲愤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段日子里,孟子一直没有说动惠王施行仁政,孟子口才不好?仁政不好?恐怕都不是。反倒惠王认为孟子所见“迂远而阔于事情”,太迂腐太遥远,在具体事务的指导上疏阔而不切实际。
梁惠王之后魏襄王继位,孟子前去拜见襄王后回来说襄王没有人君的气度,离近了也没有任何威仪让人敬畏。襄王很随意地就突然问孟子,天下如何才会安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孟子回答天下统一时便会安定,襄王接着问,谁能一统?孟子对不嗜杀人者。再问,不嗜杀就能一统莫非玩笑?既然如此简单又何须我等整日劳心竭力,我且问你,按你所说,谁来助他一统天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对,天下莫不助其一统天下。王知道禾苗,七八月(今时五六月)时大旱,禾苗枯槁濒死正如各国之百姓,这时王如行仁政,便正如在此时降下甘霖,天下谁不翘首期盼,此时以义兵征讨,谁又可抵御?现今以牧民为职之人,没有不嗜杀人的,如果有,那么将天下归心,人民归心,就如水之就下,那浩荡之力谁能御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怕当权者视黎民百姓为草芥。诚然,在国家暴力机器面前,百姓往往噤若寒蝉,甚至可以随意屠戮,或弃之自生自灭,可是时局发生变化呢?百姓自有百姓的办法,百姓自有百姓的招。君不见解放战争时的小推车,急行军穿插时沿途为战士们准备的餐饭,一针一线纳的布鞋,当民意汇成洪流时,那将是谁也无法抵挡的力量。
我是震词,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哦,文章内容尊重任何形式的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