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猫百宝箱嘻哈成长写作课韩大爷的工作台

愤怒的价值和弊端——《打翻的牛奶:如何愤怒不伤人》

2017-06-11  本文已影响47人  羊生生和卜猫

文/卜猫
000



本书作者自己就是知名度很高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基本功了得。

而且他还是一位畅销书高产作家,连写的二十多本书,全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畅销书。

愤怒在这个什么都很快的年代是一种普遍的情绪,生活天生便利的这一代人就更有了随时生气的理由。

生活里小到开车的时候有人不按规矩来,大到自己的晋升名额被别人侵占,都可以让人狂怒不止。

愤怒伤身,但它似乎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很解气,让人能瞬间释放憋屈的能量的情绪,虽然还是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伤害自己或许在所难免,但伤害周围的人,那付出的代价就太过高昂,不单单因为人际关系的修复成本很大,更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去弥补什么。

001 愤怒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愤怒是一种消极情绪,很多心理学家都把愤怒看作一种有害的情绪。

而且人在盛怒之下,很容易做出攻击性的行为。

愤怒的再次校正理论认为,愤怒这种情绪,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冲突环境下的讨价还价策略。

其根本目的,实际上在于使愤怒者在社交行为中获利。

这种策略通过两种人际谈判手段发挥效用:一种就是对威胁到自己的他人施加伤害,以保全自己的利益;

而另一种,则是直接收回自己遭到侵占的福利。

这两种手段都能够促使愤怒的个体有机会再次校正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对自己利益的关注程度,促使他们作出对自己更有利的行为选择,否则他们就可能遭受来自愤怒个体的伤害或自己福利遭到收回的惩罚。

愤怒的再次校正理论还提出了一个叫做“福利权衡比例”的概念,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我与他人之间福利分配的一种设定,这个比值会收到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比方说,我们和自己的亲人在交往的时候,就本能地愿意更多地考虑到对方的利益,这个时候福利权衡比例往往是较低的;

而在我们和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交往时,往往又会本能地更加关心自己的利益,这个比值这个时候就比较高。

所以,在和陌生人交往的社会情景中,大家的福利权衡比例都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个体更倾向于关注自我利益,漠视他人利益。

愤怒这种情绪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使得愤怒者再次校正他们的福利权衡比例,提高对愤怒者本人利益的关注程度,最终使愤怒者得到更多的利益。

可是上述都是在理想状况下才能够发生,万一,愤怒对象对愤怒者的反应是,不再次校正他们对愤怒者的福利权衡比例,那么愤怒者就很有可能要遭受到愤怒对象施加的痛苦惩罚,或者愤怒对象会收回原本给予愤怒者的福利待遇。

所以,对陌生人发怒需谨慎,因为这有可能会让我们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002 愤怒怎样说出来


愤怒是一股洪荒之力,驱动着我们去为自己应得的利益做必要的争取。

但是极度愤怒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大部分是被情绪左右的,这个时候要做的是先要宣泄情绪。

比如可以学习美国的林肯总统,给那个让自己气到不行的人写一封信,然后信写完了,自己也消气了,那封信就被锁进他办公桌最下层的抽屉里,永远不会寄出去。

在对不合理的安排做出表达的时候,有了刚刚熄灭的怒火撑腰,我们更容易硬气起来,去据理反抗那些不合理的安排。

003 愤怒有什么价值?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愤怒对人类个体的发展和繁衍,实际上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所以,虽然愤怒的时候,我们不怎么好受,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合理地向合适的人表达自己的愤怒,会让TA知道,自己面对的这个人不是软蛋,不能总是把一些不合理的安排强加于他。

所谓“人善被人欺”,如果不懂得适时发火,就会给别人造成一种“老好人”的印象。

这种印象往往起不到什么正面的作用,反而让人觉得,你对自己不够自信,自己都怠慢自己,不敢或者懒得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当让很让人看不起、让人有了轻视我们的理由。

通过愤怒,周围的人,尤其是一些喜欢侵占他人合法权益的人也知道这个人不好惹,至少在动手之前,会有所顾虑和收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