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思想法

清杰谈中国高等教育(一)

2019-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慕柳清

        首先声明一件事情,以下观点只是基于自我认识,没有任何目的。

        作为一名一本大学毕业的学生,前一段时间和我的授业恩师一块聊天时,提到了现在为什么大学生越来越多,为什么达线率越来越高,恩师提了一句,在你们毕业后一两年,高考难度减低了。继续声明,这个不是我观点的主要支柱。

清杰谈中国高等教育(一)

        另一方面从我在从我自身在校参加校招时情况说起。一个非常有代表的例子,在我应聘恒瑞CRA(临床监察员)岗位时,分组面试,一组五人,而我是我们组唯一的本科生,其他都是硕士生。

      我再基于我在大学本科五年的所观所想来分析,太多的人选择了考研,而接触的太多的读研的人并不计划选择科研道路,而是选择就业,甚至与科研毫无沾边的工作。太多的考研人,同学和朋友选择考研的理由,只是为了试下,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选择就业,或许就业变成了比考研都不想选择的事情。

        我也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也经历了刚毕业大学生的眼高手低,包括在参加校招时。所以在这里,我首先对给与我OFFER的上海药明康德公司以及石药集团给予感谢,因为他们愿意用时间、精力、金钱去支持一个毫无工作经验且并无太多了解的毛头小子,并且给他锻炼的计划,即使这机会后来我自己选择放弃了。那时候的内心心理,现在想来,确实是我怎么怎么的厉害,我要什么什么的薪酬,自己为企业产生的价值那个领到手的工资么?我想是不值的。

清杰谈中国高等教育(一)

        现在在说自己和他人共同创业阶段,也面试过他人,包括应届的学生,已经在社会工作几年的人,确实也见过眼高手低之人,一来就张口,我要多少钱的工资。

        以上是从大学生角度来分析,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所进行的分析。

        接下来我将用我浅薄的社会经历来分析社会现状。

        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成群结队地涌向大学,是不是是“隐性失业”的表现形式?我想是的,大学生的急剧增多,意味着社会安全、福利开销、家庭开支的增加,大量的家庭将自己的绝大部分支出投入了高等教育上。

        学校的大量扩招以及新专业的开设,甚至不惜以减低分数来抢人,意味着大学生开始了低质量的大规模生产,因为标准被刻意减低了。这同时又意味着有大量的年轻的有较好教育水平的人在学校学习者进入社会基本不会用到的知识,他们的大部分继续还选择读研,这又是几年,都没有去接触这个社会的现实与竞争的激烈。或许他们依然在做着自己乌托邦的美梦。

        现实的教育教给了我们知识,却没有教给我们如何运用知识,更没有教给我们如何适应社会,如何与人沟通,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清杰谈中国高等教育(一)

        综上所述,我提议看到内容的各位朋友们,如果你还在读大学,那么在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时,一定要慎重,不要人云亦云,因为能躲得过3年6年,还能继续躲几年?因为当你硕士毕业时,硕士可能也在满大街。因为当你毕业时,你会发现有太多的人站在了比你更好的平台,有更好的大学,有更好的导师关系,有更多的资源,而你此时,当竞争不过优秀的研究生时,是否愿意与本科生去竞争?你会发现在社会上,不懂的依旧不懂,你和本科生、高中生依旧没什么不同,学历这块敲门砖在敲开门后作用边不大了,是狮子老虎、还是跳蚤老鼠,全靠自己。如果慎重考虑了,选择了,我会认同你的选择。

        在象牙塔里边的人啊,一定要有一只眼睛盯在象牙塔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