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思想的秘密--人性 4

2016-04-11  本文已影响40人  爱智慧

欲、知、行三者若能真正顺序闭合、和谐、适当,那人是不至于心理困惑的,只有当三者之间有了冲突、割裂、不合比例,人才会心理困惑,此时的这欲知行的闭环好似“断路”。断路多是由于在欲、知、行三个环节中,某个环节成长变化,同时其余的环节尚未跟上。例如:青春期的青年,性发育成熟,但性知识缺乏,而生烦恼;或者人通过读书增长了知识,但苦于无用武之地,没有行动的机会,就会有“怀才不遇”、“平生不得志”的痛苦。实际,这属于人的思维成长、发展、壮健过程中的矛盾,某一环节的壮大,导致原先的闭环开裂、断路,其它环节成了短板,心理问题出现。若是人弥补了短板,重新实现环路的闭合,心理问题自然消失,也既是人成熟了。

人的思维一旦启迪、发达,除非生理上的衰老或损伤,否则是不会主动退缩回去的,这就有了外界施压导致的压抑之感。如果一个人的心智相对超前,而周遭环境相对落后,二者若不能调和、重新平衡,压抑、抑郁就产生了。最为极端的例子犹如“短路”,例如:富士康工厂中自杀的工人、《摩登时代》里的卓别林。这是将人的鲜活的精神压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人如机器,只重生产效率、标准化作业,无视人的其余精神需求,只要求工人专心专注工作,欲、知、行这个闭环被压缩到最极限的小,人因而疯狂、绝望以致自杀。无视生命的自然规律,机械的管理理论导致这样的悲剧发生,到底谁应该检讨呢?小时候作业是抄写生字五遍,几位同学比拼谁写字快,那种抓肝挠腮心痒之感相对而言只是无恶意的美好怀念了。

似乎闭路有益无害,非也!若闭环过小,极端至于短路,则倍觉压抑,在短路中耗费巨大精力导致烧毁崩溃。断路未必有害,断路别有一番自由开阔,可益知成长,古今中外多有大智慧生于智者痛苦后的觉悟。短路是被动的闭路,心理其余的需求反是处于开路状态。适度最好,一个健康的人,欲、知、行三者的平衡,或者闭路和开路的多寡适当,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夫复何求呢?

我在这里重申,心理困惑是随着个人成长而自然出现的,并非倒霉更非可怕,子曰“四十不惑”自有道理,莫急勿慌,经典书籍里一定会给你解答。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环境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心理问题有时主要是社会问题。正常心智的人可以区别二者,能够合理调节自己心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痛苦、不如意如喜悦、美好一路伴随你我,它也是我们成长成熟的动力,完全将其归咎于社会,恐也失于偏颇。压制能使人深沉,也能使人麻木;自由能使人开阔,也能使人轻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