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

太平天国:从天王角度看,为何要封2千多位王爷

2023-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岩岩说史

洪秀全也有难处,册封2700位王爷,有他的苦衷。洪秀全本意不想封王,也知道封王带来的后果,但他别无选择,只能一错到底。

册封2700位王爷,来自黄文英的自述:“从广西、广东来的人,也全部封王,总计达到两千多人。”

常用汉字才3千,王爵达到2700,究竟如何做到呢?很简单,一般的王爷,统称为“列王”,如果还不够,则在“王”字旁边三点水,意思是“小王”。

1851年3月,武宣东乡,洪秀全称天王。如此,“王”是最显赫之人,因为不能有“帝”,免得触犯“天父皇上帝”。

但是,杨秀清等将领功劳太大,也为了内部平衡需要,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册封了“首义五王”,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定都天京时,萧朝贵、冯云山都已经阵亡,加上北伐、西征需要,又封秦日纲为燕王、胡以晃为豫王。不久,胡以晃病逝,死于天京事变前。

1856年,杨秀清一家独大,挑战洪秀全,酿成“天京事变”。结果,东王、北王、燕王都死于内斗;翼王石达开回京辅政,杀了燕王、佐天侯。

洪秀全担心石达开成为杨秀清第二,又封洪仁发、洪仁达为安王、福王,制衡石达开。如此,石达开不服,率兵外出,天国危机重重。

石达开出走,洪秀全也宣布:“此后不再封王”。但是,洪仁玕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1859年,洪仁玕抵达南京,不到一个月就封“干王”,还能加“军师”头衔,掀起一阵波浪。

陈玉成、李秀成等功臣不服,纷纷抱怨,作战没积极性。洪秀全无奈,便打破“不再封王”的诺言,封李秀成忠王、陈玉成英王、李世贤侍王、杨辅清辅王、林绍璋章王、蒙得恩为赞王,洪仁发、洪仁达为信王、勇王。

1861年,陈玉成兵败安庆,洪秀全为了激励英王部下,也为了惩罚陈玉成,便授予英王麾下的将领为王,分割他权力。

1862年,陈玉成败亡,李秀成东征获胜,威望如日冲天。此时,洪秀全为了削弱李秀成的实力,大量册封忠王部下为王,让他们镇守一方,不互不同属。

太平天国后期,将领各自为政,纷纷溃败。洪秀全干脆“滥封”,想用“王爵”来激励将士杀敌,保卫太平天国,却适得其反,最终被湘军各个击破。

“滥封”之下,太平天国前后封2700余人,数量庞大。究其原因,洪秀全从未掌握实权,没有直属部队,为了坐稳江山,只能在将领之间维持平衡,虽说这个方法非常糟糕。

封王数量多,彼此互不统属,太平军虽说有百万之众,却无法拧成一股,没有凝聚力,失败也就难以避免。李秀成被俘虏后,就谈到“滥封”的弊端,内心五味杂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