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核心人格的形成

2019-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张浩

本文学习启发来自于曾奇峰老师的相关课程与分享。


弗洛伊德:6岁之后没有新鲜事,中枢神经已经发育好(6岁之前不能吃皮蛋,含铅,影响大脑发育),核心人格已经确定。

克莱因和科胡特等人认为核心人格是在前语言期,即两岁以前。

甚至克莱因又往前推进到第4-6个月。

现代精神分析理论,来自于数万计婴儿的观察。

一级词汇:力比多,攻击性,自恋,关系。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对力比多和攻击性象征化和向外的过程。

一切用艺术来表达的是力比多,比如用嘴来虐待别人,是力比多的象征化不足。

攻击性的象征化,从不足的打架,杀人放火到足够的赚钱,学习职位等。

安全感是二级词汇,属于攻击性。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是潜意识中对他人有敌意,把攻击性投射成环境对他的威胁。一个人的安全感降低了,就是敌意增加了。

自卑:把应该朝向别人的东西,变成朝向了自己。

从二级词汇回到一级词汇,在回到决定论中,也就是早年关系中。

精神分析师的眼中世界上只有三类人:精神病,人格障碍,神经症(也是正常人,正常状态。神经质冲突:生和死、男和女、成功和惩罚)。

俄狄浦斯冲突: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潜意识里面对成功之后所可能受到的惩罚的恐惧。——渴望成功,但是生活也一塌糊涂,是潜意识在制造失败。

eg:跟陌生人打交道困难,是因为存在敌意,害怕自己伤害别人,或者被伤害,所以是一个防御,表现为需要找一个话题。

职业指导:如果感觉做什么很累的话,就应该换,如果感觉得心应手的话,就是自己真喜欢的。

不谈遗传和先天:不给类似希特勒一样为保持民族血统的人留下口舌;也是对其患者的不尊重;无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遗传到底占多大的比例。

弗洛姆说精神分析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哲学)之上的,科学技术只能是拿来治疗致命疾病的,要保证世界的多样性。而且也不清楚,是精神病更正常,还是我们更正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