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活家婚姻育儿

如何做到温和对待孩子之“表达情绪”

2018-06-21  本文已影响563人  黄承和昊宁的妈妈

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平常都是如何表达情绪呢?

在谈到这个话题之前,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场景发生呢?

一看到孩子将房间弄得乱糟糟就想发火......

一看到孩子把零食或包装袋塞到卧室的角落,就想发火......

一到晚上各种催促睡觉,娃儿还是叽叽喳喳讲不停,嗓门就大了起来......

一看到满床衣服,忍不住想唠叨......

一看到孩子吃饭磨磨蹭蹭、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拿纸巾擦嘴、还没吃几口就说吃饱了,就忍不住想发火......

闻着孩子满身汗味,还不愿意洗头洗澡,我就忍不住想发火,心里有些嫌弃她脏脏臭臭的样子......

一看到他做作业慢悠悠的,还穿插各种小动作来玩,就火大......

在这些家庭场景的背后,其实我们看到的是父母们爱孩子的那颗热切而焦虑的心。

许多父母心怀忐忑,处在迷茫中:深爱着我们的孩子,却被孩子的种种挑战性行为所牵制、困扰!不知道自己养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也不知道对孩子的未来会产生积极还是消极影响。

为什么我们会被孩子的种种挑战性行为所牵制而产生情绪呢?

对外看,是我们孩子的问题而引起我们的情绪?

对内看,还是我们自身的原因而滋生出情绪呢?

或许两者都有......

无论是哪种情况,只有在我们情绪平和的状态下才可以生出智慧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可以做自己的生活大师。而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生活的关系大师。


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用情绪去表达

1.看见情绪

2.接纳情绪

3.一致性表达


一、看见情绪

我们首先可以做到的是“看见”。

“看见”是什么?

看见行为表现看见行为表现背后的意图看见行为表现背后的需要和感受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是蛮有难度和挑战的事情。

因为情绪有不同的识别度。

比如说,发火了,大吼大叫,语调提高,心跳加速,这是我们明显可以感知的情绪,也就是高识别度情绪

低识别度情绪,类同于火山群零散的爆发点。

举例一:看见孩子和老公在看手机玩电脑时,会说:“你又在看手机了,你又出去玩儿了。你又没写完作业......”

这也是情绪吗?因为我们心里有很多不满,烦躁,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了

我们说出来让对方不舒服了,但是自己没有意识到,因为内在呈现出来的是自己对对方的一份不信任和不满。

举例二:说:“我哪说错了,我哪儿做错啦?”

这句话有很复杂的情绪,有担心、害怕自己犯错的情绪,用愤怒去捍卫自己,但其实我们的矛头又再指向对方,还会去伤害对方。

举例三:“我没说你什么,你怎么发这么大的脾气,我还不能说你啦。”

你看,其实这是在用语言在控制对方,不让对方有情绪抒发。可是我们自己就把脾气已经发出来了。我们内在有委屈,渴望被对方认可。

当这些情绪的火山下面有好多的爆发点我们都不自知,

当我们没有看见情绪的时候,情绪就好像没有被喂饱的孩子,他就会哇哇叫,伸出很大的力量来控制我们,伤害他人

二、接纳情绪

当我们看见情绪之后,需要学会去接纳和允许情绪

当我们看到负面情绪的时候,通常都是逃避或者不接纳

其实当负面情绪来临,我们和自己可以链接更加紧密和真实的时刻,我们应该好好拥抱她

只有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哭闹,如果我们能够淡定接纳孩子,那也会比较平静。

可是如果身边有人说:“哭什么哭呀,哎呀,你哄哄呀,孩子哭坏了怎么办?”

此时的我们可能就会变得不淡定,怀疑自己是否做得是正确的。

其实自己的心锚不稳定,我们不知道自己可以给自己什么,自己这么做对不对的时候,都要向外寻求他人的认可。如果他人不认可,就觉得自己是不好的是错的,所以把情绪也都打压掉。

我们需要在看见辨识出自己情绪的基础之上,接纳情绪。

三、一致性表达

表达情绪,而不是用情绪来表达

我们难受、心烦、悲伤、委屈都是可以的,我可以去真实表达我的情绪。当我表达情绪的时候,我不会伤害任何人。

比如说看到孩子不愿意洗澡,那么用客观的描述如实地表达情绪。

“我看到了九点了,临近睡觉了,你还没有洗澡,妈妈心里真的很着急。”

甚至可以坦言告诉孩子,我们的无助就是或者无奈,妈妈真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很想支持你,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我们可以客观真实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我们的心是可以和他人的心连接在一起。

因为我们真实袒露了我们很脆弱的部分,所以对方的心也会随着我们一样柔软打开。

如果我们把这样的情绪给盖住,那我们没有合理地“表达”情绪,而是用“情绪”来表达,可能会是这样的说辞:“怎么搞的。这么老半天还不去洗澡,你想干嘛。再不洗,我让你爸来收拾你。

即便是没有骂孩子,但是我们的情绪已经一览无遗,孩子完全可以收到,所以当我们用情绪在表达的时候,孩子已经感知到这一切。

只有在我们情绪平和的状态下才可以生出智慧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和挑战

从情绪管理开始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关系大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