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序言至第四章中间 有感
由于书本牵涉太多历史和政治问题,再加上本身对历史、哲学、经济、政治认识的局限,所以对于作者所论述的观点,认识不够透彻,甚至比较肤浅。但无论如何,这本书能涵盖如此多的知识及常识,同时影响了这么多人,无论如何深奥难懂,坚持读下去,是必须的。
有什么难啃的书不能啃呢?
可能志不在此而已啦。
毫无疑问,序言总是会剧透一下这本书出现的历史背景、书中出现的观点以及他所造成的影响。幸好之前偶然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战:美元如何统治世界》、荷尔德林诗人曾写过的反集体主义的诗歌、《西方哲学史》,还有零零碎碎的西方文学批评论文,凭着脑袋东拼西凑的碎片知识,终于明白作者所表达的奴役之路,不是大家所理解的,人性扭曲或心灵奴役,而是背集体意识有计划有规则地去逃避自由、逃避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则,带点反规律的社会性行为,这类奴役是从国家层面讨论,深入到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大型建设项目、企业垄断、货币、市场、信息、渠道、道德与自由等经济和社会细节。让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历史架构能力。
他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预言未来,但实质是
“在社会演化中,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
所以我们现代的每个人,总感觉某个领域的让你,说的话似曾相识,可能是在从未相遇过的阶段,被思想这个小东西潜移默化了。它总是与人无关,与你生存的时代有联系。
由第一章至第四章中间看,作者始终围绕一个问题去展开阐述。
即,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竞争。
其中,有很多相似点,让人们总是忍不住把它们联想起来,
例如,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竞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极权主义、法西斯主义、斯大林体系、反竞争等。
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前世都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始终饱受着质疑。
所以作者在每一章的题目,都有意识地取其中一个名词作为题目,去支持他主张的观点,
即,保持竞争,自由放任。
以现代的眼光来判断他说的话是否正确,我认为,有违看待历史的风度。
因为,他是基于,欧美国家都有意识向往或者已经成为被一切规则控制的社会,的情况下提出这样的观点,在当时看,无疑是一股清流。所以,亦容易受当时的人质疑。但是,当苏联斯大林模式失败之后,别人才开始重视他所说的观点。嘿,这是否说明了,不摔跤都不知道哪对鞋适合自己这个道理呢。
在作者眼中,无论出现多么天马星空的乌托邦设想,或是多么死板刻意的计划主义,又或者是无节制的自由主义,他都一一作出自己的观点。
他的观点,基于个人和企业层面,来折射出自己对于本国经济、政治乃至整个地球的发展的看法。
从个人放眼到全球,这种胸怀,我实在敬佩。
在个人上,他认为:
“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观念的俘虏。我们只有及时认识到这种危险,才能指望去避免它。”
拥有危机意识,是为了让危机可以发生在可控范围内,不受危机前后自己所创造的影响,独立自主地跟随形势去决定如何变化和生存。
在集体上,他认为:
“我们知道我们正在为根据自己的观念塑造我们生活的自由而奋斗。这很有分量,但还不够”
我们知道要为自由的世界奋斗,可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自由。目标固然很有分量,但手段往往被忽略。如同他后面一直阐述的,当大家被一种早已设计好的规则去通往自由道路,和大家通过个人努力来有意识地竞争去通往自由道路,这是完全不同分量的事。
在国家层面上,暂且理解为控制者、统治者上,他认为:
“出于这个目的,强制力量的控制者是否应该将自己限制于笼统地创造条件,以便最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知识和创造力,使他们能成功地做出计划,或者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我们是否必须根据某些有意识构造的‘蓝图’对我们的一切活动加以集中的管理和组织’”
在条件范围内发挥知识和创造力,目的是为了达到控制者在头脑中创造的世界,即使集合了所有个人的资源,美其名曰自由,但实质是不自由的。
在制度层面上,即计划与竞争的问题,(计划体制与自由放任制)他认为:
“‘计划’也不是这样一种药剂,只奥少量添加即可产生其在彻底应用时可产生的那些结果。”
“计划与竞争只有在为竞争而计划而不是运用计划反对竞争的时候,才能够结合起来”
没有简单粗暴地支持或反对,反而是希望取其中一方,在时间的带领下去追求变化的后果,同时会引导变化往正确的方向走,而非强制变化。
到这里为止,认识薄浅,希望下次再写的时候,可以结合大经济环境下的知识,去判别,为何他要提出这样的观点。毕竟我只是了解了,当时英美争霸,还未分出真正赢家,经济危机尚未爆发,处于看似平静的阶段。
20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