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系列故事之(三)——惯偷

2023-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凡尘一人

村里有这么一户人家,住在村西头,一色的红砖瓦房,一人高的砖院墙,还有牢固结实的铁大门 。院子里鸡、鸭、鹅、猪、羊养的齐齐全全,种着不少的田地,男人还是村里的电工,另挣着一份工资 ,家底子算是远近殷实的一户人家了。要什么有什么,什么也不缺,可就是这样“富有”,也挡不住他家女人成天的偷东摸西,成为村里有名的“惯偷”。

小的时候,家里的看电视都要用到天线杆。为了稳固天线杆,母亲用一块很沉的铁块压着。经常让风吹着吹着就歪了,每到傍晚看电视的时候,母亲都要出去转转天线杆,然后再用那块很沉的铁块压住,回家坐下来安心地看电视。有一天,母亲去转天线杆的时候,发现那块压在下面的大铁块不见了。母亲气恼地跟我说:“丢了,让人偷走了。那么大块铁被偷走了。”我跟母亲心照不宣都知道偷铁块的只有她。

秋收时节,土豆喜获丰收。母亲先放在院子里,待吹晾吹晾滤出好的放进窖里,不好的留下打土豆粉做着吃粉条。可是母亲还没来得及弄土豆,就被人在夜里偷走了不少。母亲早上起来很明显地看出来缺失了土豆,气得脸色都变了,大骂那个偷人贼。

我爱吃鸡肉,母亲年年都要喂一些鸡。 春天暖和的时候买下鸡仔,经过夏天吃虫吃草,秋天吃食吃粮,到了冬天长成大大的鸡。母鸡下鸡蛋供家里吃,公鸡天冷的时候就宰杀供冬日或年下吃。村里人家养的鸡,一般都自由惯了,除了一早一晚给投喂一些食物,大多时候都是出去转悠着吃虫子和青草,还有刨刨土里的东西吃。这一转悠哪里都可能去。等到晚上回笼的时候,鸡少了。母亲着急出去挨家挨户一边叫一边找,最后无功而返。为了避免再次被偷,母亲狠心剪了所有鸡的翅膀,堵上了大门下面的缝隙,用一根绳子绑在鸡两条腿中间,让鸡没有办法飞墙头出院子。可是隔三差五就有别人家叽叽咕咕地找他们丢了的鸡,大多丢了的鸡都有去无回。村里人其实明里暗里对着这家女人骂过偷鸡贼难听的话,可是这家女人就能抗住这些谩骂,继续保持她的“惯偷”作风,丝毫不见收敛。

远近的田地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有甜菜、土豆、玉米、小麦、糜子、黍子,还有毛豆、大豆、红豆、豇豆、豆角、黄瓜、西红柿、尖椒、青椒、葱以及供人们早早吃上的小玉米,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不论谁家种了什么,她都知道。还可以把远近的地里种着什么都摸得一清二楚。待到初见成形或刚刚成熟时,种的人家未必了解自家地里的情况,她肯定是第一个了解情况的。然后东家的土豆,西家的玉米, 南家的甜菜,北家的豆角,她都可以第一手接触到并且偷回家享用。你可以看见她黑黢黢的夜里还要去地里,也可以看见黎明前摸黑也要去地里。美其名曰去地里割草,背着一大捆草从地里回来,然后关上大门进了自家院子开始疯狂瓜分清理偷来的那些东西。每个人看见她的时候,都是阴阳怪气一脸无奈地问她:“又割草去了?”她还挺镇定地回答:“哦,割上喂羊喂猪了哇。”一天的时间里,不停地看到她往返于地里家里好几趟,一捆一捆的“草”背了回来。村里人人看见她恨得牙痒痒,可也都无可奈何。因为从来没有人正面当场抓到过那个有名的“惯偷”,可见她偷东西的技能有多高超啊!

买卖人来村里卖蔬菜瓜果,她也不放过。趁着人多忙乱投机取巧利用便利就能顺手牵羊顺走一些东西,然后脸不红心不跳地再出来伺机“作案”。除了买卖人蒙在鼓里,村里其他的人都知道她的做派。而她自己或许认为自己是“神偷高手” ,除了她自己神不知鬼不觉。时间不用多长,买卖人已然清楚了她“价值”。每次但凡她在场,就专门跟她做一对一的“服务”。而她在如此周到的服务下,委屈地做了一回“正常人”。

母亲待我长大后,离开了村子。将房屋上锁,大门紧闭。偶有一年跟母亲回老家看老院子,锁还锁着, 可家里的东西丢了。母亲曾经放肉的缸,家里使唤的工具,甚至连按在墙上很高地方的电表都不翼而飞了。母亲无奈地跟我说:“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都多大岁数了,丝毫不改。”母亲多年在外回村自然稀罕村里的人,少不了去这家坐坐那家看看。却遇到了她,依然身材瘦小,见面和人笑脸相迎,只是那笑容看起来是那样的轻浮狡猾,笑声听起来是那样的寡淡无味。虽然有了老态,还听说有气喘的毛病,但她那双腿走起路还是那样的麻利,那双手看起来还是那样的爽利,风采丝毫不减当年。

怎样活一辈子都是自己的选择,从开始好奇到起邪念再到后来成为心里成瘾的习惯,即使是坏的习惯,也没办法改变了。因为已经选择一辈子活成了那样的人,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惯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