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友广场人物

秦观:🤔 走“私”的爱情 🤔

2019-08-09  本文已影响8人  西吴大叔

凿壁偷光,宿昔不梳一苦二十几年寒窗。终于,进士及第。

很是励志!只是稍有点晚,那年秦观四十岁。

春风得意,马蹄疾不疾我不知道。但红袖添香,朝华很美,却是事实。

没错!边姓朝华姑娘,即秦观新入房的姬妾。有说13岁,也有说19岁,某大儒有评:“极慧丽”。

关于朝华姑娘的来历,有人说是走私的京师名妓,也有人说是走失的落魄千金。无论怎样吧,总是个苦命人。

事业有成,佳丽绕床,是懵懂男孩渴望而不可及的伟大梦想,也是成功男人唾手可得的小事一桩。

但秦观和姑娘真是爱情,我很笃定!

那些日子,两鬓微霜的少游君重拾男人荣光,荷尔蒙值暴涨。具体表现就是整日为姑娘写诗填词。爱她,就写诗夸她——

天风吹月入阑干,乌鹊无声子夜阑。

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大意就是:姑娘啊,你是如此美丽,恍若天上的织女,踏着鹊桥飞向我枕边,我飘飘欲仙……

我个人觉得秦观写的这诗有点浪,姑娘却不尽然。她很羞涩,还有点单纯。只静静的看着这个老男人对她撒娇,并在心底里暗暗许誓,要一辈子陪着他。

三年后,剧情急转直下。

年近五十的秦观突然勘破红尘,只道人间无趣,一心想要踏入修真界。对此,后世也有很多不靠谱的风言风语,说丫是力不从心了,生活也好,仕途也罢。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秦观真这么做了。

那年,他突然对怀中的姑娘说:你回娘家吧。

姑娘茫然,眨巴眼睛看着他。

秦观接着说,我想要仿效古人,去深山修道,追求世间之妙法,带着你不方便。

恍然。豆大的泪珠夺眶而出,姑娘强忍着,平静的说:那让我在这里等你,好嘛。

秦观心底一软,帮姑娘拭去眼泪,轻叹道:你听话好不好,世道艰险,你独自留在这里生活很难。

姑娘说,我不怕!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对话。因为一方是姑娘的挣扎,另一方却是早已心有所定的秦观。

无论怎样,结局都无法改变。

于是,秦观苦苦相劝,并把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一股脑塞给了姑娘,说你快回去吧,若此后我杳无音讯,你便寻个好人家嫁了。

如就此结束,这便是一个浪子和傻姑娘的故事。

哪怕临分别时秦观表现的如何不舍,如何泪流满面提笔赋诗——

月雾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

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

也终究无法改变他是个浪子的事实。

但,这位朝华姑娘,很是不一般,她硬生生把本该结束的故事,上升到了另一重境界。

与姑娘分别二十多天后,秦观收到了岳父的一封信。信里只有六个字——不愿嫁,却乞归。

听说,姑娘回到家里,曾当众起誓,此生不再出嫁。还有人说,姑娘决定削发为尼,陪秦观修道。

这些事情,秦观当然也是知道的。他还知道,姑娘一定天天吟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他回来呢。

你何苦如此痴狂呢?

长叹一声,他还是把姑娘接了回来。且做一时乐,他日复言别。那,就在这有限的日子里,好好享受吧。

只是,欢乐的时光很短暂。只一年后,秦观便又开始作妖了。

和上次一样,秦观对姑娘说:你还是回娘家吧,有你在我无法安心修道。

和上次不一样,这次的秦观,表现的很严厉、急切。

也和上次一样,姑娘的眼泪滴答落下。

也和上次不一样,姑娘擦干眼泪,轻轻笑了。她抬起头,看着秦观一字一顿说道:你,骗,我,其实你心里并不想让我走,你只是不想让我继续跟着你了。

秦观沉默,良久的沉默后,是永恒的别离——

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

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自崔嵬。

时移世易,“乌台诗案”是北宋政治与文坛上永远无法绕过的坎。大头苏轼首当其冲,而秦观作为其得意门生,自然也在被收拾之列,而且名列前茅。

他认为自己完蛋了;他认为她很年轻,爱只是一时的浪漫感觉,终究无法坚定不移;他认为,让她离开是为她好。

可他不知道,在她心里,只有他在的时光,才是为她好;他也不知道,她真的能够坚定不移。

男人,终究是理性的,很多时候,尤其失落的时候,他们始终坚信自己才是对的。

那些年里,秦观被贬南荒,每天只想要活下去。

那些年里,姑娘独自守着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想他回来。

可惜,已经没有机会了。

几年后,秦观得赦,于北归途中暴毙。

后来,听人说姑娘带着秦观写的诗,日夜兼程赶了几百里路,追上了秦观的灵柩。她抚摸着装有他的棺木,绕棺三周,大哭一声之后气绝而亡。

人间鹊桥无缘,地下奈何有路。

爱情里,所有“我是为你好”,都是在“走私”——

如果结局没那么匆忙

往事也不会太过荒唐

任凭岁月张狂

旧爱亦如往常

可现实融化过往

谁会在灯火辉煌处点亮烛光

当容颜在四季里凋残

唯有风还记得,你的模样

微笑向往,还是凄婉苍凉

ps:出自张邦基·《墨庄漫录》、王世祯·《香祖笔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