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2021-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糊涂大脑
今天因为一位家长反复的情绪宣泄,我感受到深深的被攻击,理智告诉我不能再牵扯自己太多的精力到这件事情中,但情绪却无法快速释怀。以至于有的回击冲动,理智又告诉自己不能这样做。
在反复纠结中意识到不能这样消耗自己,开车回家时给唐电话。
我说,我真诚的帮助这位小朋友和这位家长,讲述的方式从隐晦到清楚明确,可这位家长却将孩子的一切问题归根于我,我既不想承接这位家长的攻击,也不想被这份强势控制。我很矛盾,我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我还要如何对待这个孩子和家长。
唐说,你还记得得到课程里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吗?其中一课讲到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于是回家后我们躺在沙发又听了一遍这一课。
已经付出的东西沉没了,就不再是成本了。我对他们已经付出了,没有回报甚至引来攻击,这时候要学会止损。止损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如果要帮助他人,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才有帮助他人的能力。
边际成本决定了我的行为选择。即使作为教师的第三方再付出,而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她自己要面对的课题,这件事情的回报率是极低的,这个边际成本很高,但是边际收益却很低。
成本是永远向前看的,之前的付出是沉没成本,也就是过去的历史,是向后看的,而生活应是向前看的。
这件事继续坚持也许是有转机,但概率极低。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如何最大化作为教师的价值,是去及时止损,将我的专业能力贡献给能够及时转化的家长身上。
减少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收益。这个理念虽是经济学概念,但面对这么多的幼儿和家庭,也必须果断放弃已经沉没的成本,不纠结已经付出的成本,因为那些已经不是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