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有效思考、写作、表达、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
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不管是写作,或者是口头表达)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有效连接的重要手段。(S)但是实际工作或生活中,又常常遇到不知道如何准确、有效表达自己的情况。(C)其结果是产生对表达者的“没有洞见、缺少逻辑”评价,进而影响到个人品牌、甚至是职场晋升。(Q)改变这种状况的最有效手段是提升结构化(金字塔)思维与表达的能力。(A)(这里用SCQA的模式开头)
在进一步说明怎么做到结构化思考前,先来看一下为什么需要结构化?或者说结构化为什么重要?
一、认知科学告诉我们,大脑有一定的思维习惯
1、喜欢归纳主题
在面对别人讲话时,你不停的说了很多,对方呢边听边猜,却始终不明白你到底要说什么。中了“每句都能听懂,拼到一起不知道要讲啥”的邪。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没有明确传达你的观点而对方的大脑在不停的想要理解你所表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也就是说大脑喜欢归纳主题。
2、善于归类
去超市采购物品,还记得我们是准备采购清单的么?水果类、食品类、用品类等,这样的分类方式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更多的需要采购的物品呢?在接收信息时,我们大脑会将其认为具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组织在一起,这是因为大脑喜欢归类。“共性”指的是具有某种相似的共同点或所处的位置相近。按照共性组织事物,这就是分类。
3、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身份证号这样的18位数字,记起来毫无压力,如果让你记住随机的18位数字又怎么样呢?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不那么容易了。身份证这样的信息有规律,这是我们大脑的又一习惯,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4、偏爱数字3以及短时记忆不能承载太多信息
是不是常常听到有人说,下面我讲三点。为什么是3点,3这个数字很神奇,咱们中国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举一反三等。
在认知科学领域,乔治·A·米勒(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在他著名的论文《奇妙的数字7±2》提到多数人的短期记忆局限于7个项目,有的人能记住9个项目,有的人能记住5个,更容易记住的是3个。这是大脑的又一习惯,大脑偏爱数字3并且短时记忆不能承载太多信息。
知道了大脑有这些习惯,那我们在与别人沟通中,为了让对方准确快速get到我们所表达的思想,是不是需要符合这些思维习惯呢?而结构化思维和表达能符合大脑的思维习惯,结构化具备哪些特点呢?
二、结构化是符合大脑思维习惯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图1 结构化(金字塔原理)1、主题先行
让对方快速抓住你讲话内容的重点的一个好办法是主题(结论)先行,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给被总结的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先总结后具体,这个特征符合我们大脑喜欢归纳主题的特点,让对方能够快速抓到你的观点。
2、归类分组
在表达时,对信息按照“共性”归类分组,这样能让接收信息的一方更好的记住或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分组数以7±2为好,3最佳。归类分组这个特点符合大脑善于归类和偏爱数字3的特点。
3、逻辑递进
在明确主题以及内容分组的基础上,为了使表达更清晰,内容的呈现需要有一定的关系,这就是逻辑递进。逻辑是指文章的上下层次之间要有逻辑关系,即文章中的任一层次上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章节的主题是对各段落的概括,段落的主题是对段落中各个句子的概括。
递进,是指同一层次的思想属于同一范畴(每组的思想所要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如果表达一件事情的原因,那么这一组每个思想里不能出现结果。检查是否将思想分组的方法是,能否用一个词表示该组的所有思想。)且它们之间有递进关系,即同一组的各个思想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起来。
逻辑递进的特点符合大脑喜欢有规律的信息的特点。
既然结构化是符合大脑思维习惯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那么如何做到结构化呢?
三、三步走自上而下做到结构化
1、讲故事的方法提出主题
大脑既然喜欢归纳主题,为了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你在各种需要表达的场合都可以直接提出你对要讨论内容的观点。但是为了引起对方对你要讲的内容的共鸣或兴趣,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主题,先介绍读者熟悉的背景(S)(关于文章主题的公认事实),接着说明发生的冲突(C)(推动情节发展并引起读者提出疑问的因素),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Q)(读者提出的问题),然后针对疑问给出“答案”(A),这个讲故事的过程就是SCQA(S-Situation; C-Complication;Q-Question; A-Action)。比如在本文章的开头,为了引出“提升结构化(思维与表达)的能力”这个主题,我用了SCQA的方式,有没有觉得这样的方式比我直接给出主题会更能吸引你读下来呢?
图2 用SCQA提出主题2、抽丝剥茧,信息归类分组,初步建立框架
在定了主题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组织素材支撑主题。这个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首先是脑暴出跟主题相关的所有的信息并全部写下来(这个步骤需要尽量发散);第二步是对已经列出来的信息进行连线归类;接下来用一个词(如果不能用一个词表示该组的共性,那再检查这一组的内容是否同一范畴)提炼每一组的共性;最后用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ME表示各组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重叠;CE表示所有组完全穷尽,没有遗漏。MECE简单理解就是不重不漏)原则查漏补缺。
3、用逻辑递进建立信息之间的横纵关系
纵向逻辑体现是上下层之间的关系,上层是下层的高度概括,下层信息是上层信息的支撑。逻辑推理有两种形式,演绎和归纳。
演绎推理是线性推理方式,一般以一个“公理”性的大前提,和一个相关的小前提推出来的,比如:鸟会飞,孔雀是鸟,因此孔雀会飞。 归纳是从具体性的若干个不同的事物(思想、事件、事实)找到共性、共同点,然后提炼出来。
横向递进要使得每组内容的呈现顺序符合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横向递进有时间、空间、程度三种顺序。
时间(流程、步骤)顺序,确定前因后果的关系,通常代表一个过程或系统的一组行为。
空间(结构)顺序,按照地理概念,比如介绍一个集团业务的全国分布;这种顺序也表示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将部分组成整体,比如表示一个行业结构图。
程度(重要)顺序,按照事务的重要性来排列。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自上而下建立起结构化,自上而下法适用于主题比较明确或者容易提出主题的情况;如果还没想清楚主题,或者无法准确确定要讨论的主题时,还可以采用自下而上方法,自下而上方法也有三个步骤,本文暂不介绍。
四、小结
表达是思维的外在体现,混乱的思维不可能支撑起良好的表达(不否认外在的表达技巧对表达能力的适度的增强作用,但是要强调清晰、有洞见的思维才是有效表达的根本)。而结构化是(金字塔)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写作方式,它体现思考的逻辑、表达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案呈现的逻辑等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结构化(金字塔原理)进行说明:
1、人的大脑有四个思维习惯
2、结构化是符合人类大脑思考习惯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3、三步走自上而下做到结构化
本文参考
1、圈外同学《临场发言:掌握这个思维方式,让你表达清晰有洞见》小课
2、《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美] 芭芭拉·明托 著, 汪洱 高愉 译,南海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