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不喝熟普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兴起,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几乎每个城市主街或者小巷都遍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茶城或茶叶店。茶叶的种类繁多,随着品类、品牌的精细化,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一直觉得人们选择不同的茶类是因为习惯或者口感不同,直到接连遇到同一个现象,才引发了思考。
那天茶店里来了一位客人,他要去旁边的饭店吃饭,等的人还没到所以到店里来转一转,打发一下时间。
您平时经常喝什么茶?我问
普洱。他答到。
生普还是熟普呢?
“生普,我不喝熟普”。说起熟普时,一副嫌弃的样子。又加了句“我身边没有喝熟普的”。
这时他等的人来了,话题就没有继续。但是萦绕在我脑海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谈起熟普洱就一脸嫌弃?
隔日,又来了一个陌生的顾客,说喝只喝有年份的生普,当问其有年份的熟普要不要也尝尝时他一脸摇头。至于为什么不喜欢也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由此想到人们选择喝什么茶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是生活习惯,比如江南地区人们会比较喜欢绿茶,天气炎热,人们觉得绿茶爽口又解暑,而北方人喜欢喝香气高扬的乌龙茶或者茉莉花茶,是因为水质偏硬香气高扬的更能发挥出茶叶的优点。二来是北方茶文化兴起较晚,以香夺人的茶能更快的打动喝茶人。
二是根据口感的喜好来选择,比如刚开始喝茶的人会比较喜欢柔和的甜度高苦涩度低的的茶叶,比如红茶,白茶。而经常喝茶的人,对茶多酚有一定的耐受性会选择茶味较浓酽的比如普洱或者岩茶。
第三就是根据季节或者时令来选择茶叶,更注重健康和保健性。比如。春天和茉莉花茶疏肝解郁,夏天喝绿茶防暑清心,冬天喝红茶温和暖胃。
第四,受身边环境影响,周围的人喝什么茶就喝什么茶。当下流行什么茶就选择什么茶,对于茶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觉得喝什么茶都一样。
第五,把茶作为一种社交工具,根据社交对象的需求来选择茶叶,一般作为谈事情的道具,什么都备着点,喝什么茶根据对方来决定。
第六,用来彰显身份与品位,有些产区产量少工艺精的茶属于稀缺资源,很多人会因名气高而去选茶,可以彰显自己的品位不俗。
想来这几位提熟普色变的客人,大概是觉得熟普用料不如生普讲究,熟普新茶容易出现堆味,觉得口感不适应,而有的人则是被存放不当的湿仓茶给喝伤了心。
其实经过人工快速熟化工艺的好熟普真的很好喝,会更加温和,汤水稠,不苦不涩有一定甜度,带有木质感的滋味香气尤为舒适,喝起来对口腔的刺激也更小,有着生普陈化了数年之后的韵味。
就生普和熟普的工艺而言,熟普的制作更为复杂。在长达几个月高温、高湿的渥堆精制,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渥堆发酵过程中,茶叶中的微生物菌群会发生极为快速的化学反应,稍微一个不留神就有着发酵不当、烧心等多个风险,那么所有的毛茶都功亏一篑了。
现在市场上普洱熟茶越来越被广泛认知,接受度越来越高,好品质的熟普洱不再局限于养生功能,有了更高的陈化价值。
真正的喝茶人是用心喝茶,而不是用眼睛和耳朵喝茶,听从自己的内心,不论什么品类,好茶都值得用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