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说九篇之八‖酒令与划拳
酒说九篇
在中国,酒,不只是一种饮品;祭酒,饮酒,也不只是酒与“神”和酒与人的交流与碰撞……
------ 题记
八酒令与划拳 董占省
从古到今,酒宴上,最流行最大众的饮酒方式还是饮酒行令,即行酒令。酒令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也是我国酒文化中特有的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是中国人饮酒助兴的独门绝技,也是劝酒行为更文明化和艺术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它既是人们好客传统的具体表现,也是人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国人在饮酒上的一大发明和创造,也是中国人对世界酒文化的特殊贡献。
饮酒行令由来已久,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丰富于宋元。它既高雅文致,久居庙堂之上;又通俗朴素,常处江湖之广;既流行于东西南北,也风靡于士农工商。自诞生后,便迅速成为古今酒宴上助兴取乐的带有竞技性、展示性、观赏性的饮酒游戏。它使饮酒的形式更丰富更有趣更出彩。原本简简单单的把盏饮酒,通过饮酒行令的形式,瞬间升化为一种“高大上”的饮酒艺术。行酒令者的才华文彩,敏捷机智,品性情操尽皆展露无遗。无论是文人雅士的“当筵歌诗”的酒令,还是凡夫俗子吆喝猜拳的酒令,虽然雅俗不同,但它们的发展路径却殊途同归,即由“斗酒”到“斗才”,由"俗态"到"风雅″,由"酒令”到"文学″,由"酒文化″到"中华文化″的进化嬗变。尽管高下有别,但都有助兴饮酒和佐欢劝酒的本质功能,都能找到生存发展的场所空间和钟爱的受众人群。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场所,不同的人群会选择不同的酒令形式,真可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中国酒令名目繁杂,可谓五花八门,《中国酒令大观》把它记载归纳为:覆射猜拳类68种;口头文字类348种;骰子类128种;骨(牙)牌类38种;筹子类78种;杂类56种等六大类,计726种。酒令发展到了明清两代,进入了一个高峰。酒令的种类名目,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凡举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戏剧小说、月令节令、中药、八卦等等都可入令。甚至于美女的鞋子(称为"鞋盅"、"鞋杯"等)亦可成酒令(有"鞋杯令")。
酒令,尽管林林总总,但大体可分为雅令和通令两大类。
雅令,是文人雅士饮酒行令的主要方式,是中国酒令皇冠上光彩夺目的明珠。它不仅文雅,且需要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方可得心应手操作使用。文人雅士之间的行酒令是中国酒令历史长河中文化色彩最浓、表现形式最雅、争奇斗巧最妙的文字游戏和才智比拼。诸如咬文嚼字的"文字令″,才思敏捷的"飞花令",文智游戏的"猜射令",还有四书令、诗令、词令、曲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乐令、筹令、彩云令等等。这些酒令,用今人的话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这种雅令发展到后来的文学种类,是以春秋时代首开先河的"当筵歌诗""即席作歌"酒俗酒礼原点,逐渐发展演变为"投壶赋诗",至宋元时期,这种带有文学色彩的酒俗,由小雅文学已完成"华丽转身"——悄然攀登到词曲文化创新的又一个高峰,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形成了许多慢词、小曲等。许多词牌名在长期的行酒令游戏中被固定下来,诸如“调笑令、天仙子、水调歌、荷叶杯、醉公子、南乡子……”等等。最初的行酒令发展到后来的“小词”"慢词”“散曲”等,不仅对酒文化发展居功至傲,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绝无仅有,无出其右。雅令,它虽然是文人交往、酬酢的一种小雅文化。但从这些“小词”"慢词″“散曲”中,我们不仅可一窥古代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和情调,而且可以一解这种文化的小雅之处的诱人魅力。
通令,则是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普遍方式。它的行令方法主要有掷骰、划拳、猜数等。其显著特点是简单易行,无需准备,大众广泛,撸拳奋臂,叫号喧争,猜拳斗酒,易造成酒宴中浓烈的热闹气氛,在市井乡野酒场、小型酒会和大众酒宴中十分流行。它后来催生出许多特色各异的创新酒令,如虎鸡棒虫令、剪刀布石令,蜜蜂令、青蛙令、明七暗七令、零零七令等等。
通令中最常见最简单的是“同数”,现在一般叫“划拳”(猜枚)。划拳是自古到今较普遍流行的喝酒方式,它是唐代"手势令"的后裔。划拳又叫"豁拳"、"豁指头",它又有"拇战"、"拇阵"的雅称。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0~5中某个数,两人同时出手,同时各报0~10以内的一个数,若两人手指相加后得出的和数,等同于一方所报之数,则此方为赢家,另一方为输,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如此反复循环,以输嬴定喝酒,直至喝完双方约定的饮酒数量为止。
饮酒数量,常以酒杯计数,且有茶七饭八酒十成(谐音"实诚″,寓请人饮酒实心诚意之意)的说法,即茶斟七成杯,饭吃八成饱,饮酒则必须杯杯倒满,故才有把向杯中倒酒称之为"满上″之说。"划拳"时两人通常约定喝酒数量,常以盅、杯为计量,有半打六杯、全打十二杯、十三花十三杯,硬磴梯七杯、上楼下楼若干杯等,还有内几(打关者喝够几杯为过关)和外几(应关者喝够几杯为过关),也有外几内几同时兼备的,往往一个通关走下来,不知不觉数十杯酒就不见了。
划拳不仅是一种酒令,也是一种酒文化,看似简单的数字游戏,其中内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划拳时喊出的数字,不能把零喊成零,一喊成一,二喊成二,而是要用一句吉祥如意的成语来代替。从零到十共十一个数,其数皆用典故巧妙呼出,且句句皆带吉祥祝福之雅词美意。
“零”,称“宝不露”。唐朝时有“开元通宝”,泛指钱财。猜拳时一般是紧握拳头不出指,口呼“宝”或“宝不露”即财不外露的意思。也叫"宝,宝宝拳,宝不出,宝一对"等。
一,称一心敬。此出唐代诗圣杜甫《高都护马行》:“与人一心成大功。”表示祝酒人诚心诚意敬酒,同心共饮之美好心愿。也叫:“一条龙、一锭金、一点点、一夫当关”等。
二,称两相好。今人划拳多以“两相好”开局,乃至演绎出哥俩好、爷俩好,均表示与对方关系密切,非同一般。也叫:“弟兄好,并蒂莲,两家好,双喜临门”等。
三,称三星高照。系祈盼福星、禄星、寿星高照之愿。也叫:“三星照、三羊开泰、三元及第、三结义”等。
四,称四鸿喜。古人“四喜”是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语表示吉祥祝福。也叫:“四喜财、四红四喜、四喜来财、四季发财、四季如意”等。
五,称五魁首。“五魁首”者,系指古人苦读《诗》《书》《易》《礼》《春秋》五种经籍著作,以求功名,夺得魁首。此辞表达祝金榜题名、飞黄腾达之意。也叫:“五魁、魁五首,五花骢、五纪魁,五经魁首”等。
六,称六大顺。《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此处表示万事顺意之祝。也叫:“六六六、六六顺,六六大顺"等。
七,称七巧。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牛郎织女相会,民间妇女比穿针引线,斗巧取胜,祝贺织女喜会牛郎。俗称“乞巧”,因“乞”“七”谐音故以七巧代之,此词喻良缘巧成之美。也叫:“七个巧、七仙女、七夕、七子团圆、七巧巧”等。
八,称八马。周穆王常驾八匹骏马四处游玩,相传曾在昆仑山瑶池与西天王母诗酬谢唱。今人划拳常呼“八仙庆寿”“醉八仙”以取代“八马”,以示酒后快乐赛过天上神仙之意。也叫:“八匹马、八大仙、八大寿”等。
九,称久长。汉•贾谊《治安策》有:“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之名言。后人取其“久长”二字作为典故,谐音为“酒长”,此语借喻人们相聚相欢,美酒饮之不尽。也叫:“九连环、九重天、九马快、快升官、快喝酒、九龙盘柱”等。
十,称十全。清朝乾隆皇帝自诩文治武功,福禄寿俱全,自称“十全老人”。喻“十全十美”和红喜满堂之祝愿。也叫:“十满堂、满堂红、全来了、合家欢,十全十美”等。
划拳酒令之中蕴含的酒文化,由此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