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省略的就真的不重要吗?保持思想的开放性。”
“保持思想的开放性是面对复杂与高速变化的时代的唯一方案。”
过去,对于这句话,只是出于阅读的“敏感”,我认为这句话很重要,很关键,甚至是学习某本书的核心(选自《思维模型》),所以把它摘抄在了书的扉页。这是我多年来的习惯了,把某本书“读薄”,如果可能,只留下一句话也好,若不然,则只在书中另做摘抄。从某种(“珍藏”)角度,我并不爱书(和爱读书作区分),只是需要,然后就用了。这一点,我买书倒是和“胡适”有着类似的倾向。在《找书的快乐》中,胡适讲道:“我不是藏书家,只不过是一个爱读书、能够用书的书生,自己买书的时候,总是先买工具书,然后才买本行书,换一行时,就得另外买一种书。”当然,我没有胡适先生丰富的经历,还做不到经常“换行”,我更多的还在于换一种志趣,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每换一种志趣就买一种书。
当然,这并不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希望大家习惯。我并不旨意在做一种简单的概述,或陈述,又或阐释,又或总结。其实,这是在做“脱敏”训练,也就是说,从把书“读薄”到“读厚”的一个过程。
我记得,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就“读书”提到这么一个境界之分:“把书读完,读透,读薄,然后再深入,继而把书读厚。”换作现在,可能大家都比较好理解,那句话几乎都说“烂”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大概意思是一样,先理解,后分析,再回归。很奇怪的一点,为什么没有总结呢?其实,在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就在其中啊。但为什么它不是终点呢?
以前,我是不明白的。以前,我总觉得能够把一本书“读懂”,那就是读书了。读过,懂得,这就是收获的全部,书的全部。所以,那时候往往夸夸其谈,每每与人探讨某本书,也往往是“争辩”居多。现在想想,说白了,那不过是不同视角下的注解,即我们都以为自己懂了,甚至以为自己是最正确,最懂那本书的人。但是,我写了大概上百篇“书评”(“读后感”)后,我的看法变了,尤其是后来每一本书我尽量用两种不同的视角去进行“分析”,我越加意识到,当初我自认为的“懂”是何其浅薄。我是说,无论是哪种注解,它都是“书”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过是恰好我从这个角度看,别人从另外的角度看罢了。换句话说就是,它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属性,所以可以各种解读。就像《红楼梦》后,有《蒋勋说红楼梦》,有高阳的《红楼梦断》,包括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以及各家“红学”研究成果等等,其根还在于《红楼梦》本身,是无法脱离它而“为了论而论”的。那么,我说这些是想表达什么呢?这就涉及把书读厚,或者说看山依旧是山的境界了:回归。
如果把书比较成一个事件,观察、理解、分析、总结,这通常是我们对事件的处理流程,而且,我们往往止步于“总结”本身。这就是大家常爱谈的“观点”了。而我的疑惑是: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在事件本身上多下“工夫”去研究和发现呢?或者说,回归事件本身去开展。
是的,这个现象还挺明显的。就像说好几句话,其中有事件描述,有陈述观点,然后,往往解释说明似乎也包含在了事件描述之中。然而,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许多人会“把观点表述为事实”。要知道,观点和事实往往不是一回事儿。就像我们对书的百般注解,它依旧不是书本身,更无法取代书而存在。书的存在才是前提,如果前提错误,后面的结论再正确也不必听(研究哲学的必修课之一)。
实际上却是,我发现很多人(包括我)很喜欢打断别人说话(这是件很不礼貌,同时也很不懂得尊重人,以及很影响交流的一个问题)。那么,他们的“打断”通常是如何的呢?我是说,“插话”的内容是什么呢?通常而言,是结论。或者说是观点。
我曾尝试分析:大多数人似乎都喜欢从一些“小事件”(或对谈)中索取智慧,明白道理,武断地下总结,似乎好以此显得自己是明白的。但想说的是,这种明白究竟有多明白?我是说,如果你连聆听完整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你所谓的“明白”,也只是别人讲了一个事儿,然后你却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话说自己怎么“看”真的重要吗?难道自己会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吗?
(我是说,相对于获得不同的见解,观点之间的触碰,难道不比仅自己的“一家之见”更具有价值吗?何况,往往被你一打断,对方是该继续说呢还是该认真听呢?如果认真听再加上有疑问,是不是很快又要转移话题了呢?久而久之,那个事件,对方的观点,又真正明白多少呢?)
就像人生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都说人生的意义取决于你怎么看,但在我看来,它更多的还是来源于人生的“定义”。是的,人生的定义一旦“确定”,那么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范围),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期待、憧憬和奢望等等,都很可能破灭(如果不确定范围,或者说定义本身不明确,只会各说各的,越说越空泛,越说越不着边际)。而只有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才真的在面对人生啊。否则,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呢?
就我所知道的,那些相信“天道酬勤”并获得成功的人,以及“靠运气”获得成功的人,他们多半都会有这么一种偏见,或者说倾向,即认为大家不成功是因为“懒”或者“运气不好”。殊不知,很大程度上,成功往往靠的是整个系统(社会系统)。这就像茶叶,简简单单的茶叶背后就包含多少人的贡献啊。这些人虽然看不见,但从种茶、摘茶、炒茶、挑选、包装……再到我们手上,这是多少人的贡献啊,这也可以看出社会的意义了吧!
所以,也就是这样,我特别不习惯和“以结果论为导向”或过度强调“因果论”之人去交谈。听他们说的往往都是:“因为……,所以什……”或“之所以……,是因为……”。那种“唯一”性或者“因果”性,又或不管是“后事之师”也好,后知后觉然后“幡然醒悟”也罢,在我看来挺荒诞的。
试想一下,那个所谓的“原因”真的立得住脚吗?我是说,它是贯彻始终的关键吗?不见得吧。可他们强调的呢?是一个关键性作用或决定性作用。明明两者之间并非“只是这样”却如此笃定、言之凿凿,偏偏论证过程并不完整,那得出来的结论会是什么呢?或者说,可信度能有多少呢?
而且,你要想到,如果没有前期的准备,这“关键性”的作用能直接推导出结果吗?(比如勤劳致富,它符合实际情况吗?)或者说,这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后续,还能迎这结果吗?什么主要?什么次要?结果怎么来的?它的先后顺序如何?……那些被省略的就真的不重要吗?
我是说,如此自我的“固步自封”该怎么面对这复杂与高速变化的时代呢?要知道,我们之所以总结可不仅仅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很多事儿过去了很可能就再也不会发生了,关键是如何去迎接未来的不确定呢?难道真的存在“万能药”?我想到的更多的是,“曲径通幽”也罢,“殊途同归”也罢,如果不去交流沟通,不去发掘不同,不去继续成长,我们的未来又该靠什么去支撑呢?而学习、吸收、成长等(这些可不是结果,而只是过程啊!不去过程中挖掘,在结果处琢磨,如果你到了你也未必想重复同样的结果吧?如果未到,如何得知其结果必然如此呢?)都离不开思想的开放性啊!开放,何谓开放?就像胡适在《找书的快乐》中最后说道:“真正收书的态度,是要无所不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