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桂圆阅读吧育儿宝典

学了那么多的技巧,如何融会贯通地发挥作用?

2018-12-03  本文已影响1人  一享书香

8岁的丁丁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男孩,妈妈每天都能至少要吼他五六次,让他把鞋子放好、衣服挂到衣架上。

因为他每次一进家门的时候,就把鞋子乱丢在客厅中间,家人们常常被鞋子绊倒。

没办法的妈妈,只好用纸写上“鞋子”两个字挂在门口,好方便他一进门儿就能看到这张纸条。

这天,丁丁一家门就看到这张纸条了,他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呀?”

妈妈笑着回答说:“你自己看看吧!”

丁丁想了想说:“你说鞋子,这是什么意思呢?”

妈妈问道:“那你觉得呢?”

丁丁问道:“今天我们要去买新鞋子吗?”

妈妈摇了摇头说不是。

丁丁站在那里使劲地想了一会儿,突然灵机一动说:“你是想让我把鞋子放好吗?”

妈妈点了点头说:“你猜对了!”

丁丁就把鞋放好,他还和晚点回家的爸爸解释了纸条的意思;他还提醒妈妈说:“妈妈,你还应该再写一个衣服的纸条,好提醒我把衣服挂在衣架上,而不是扔在沙发上!”

我们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就需要把我们所有的技巧都用上,比如接纳他的感受、鼓励他自立、多多赞赏和用别的方法去代替惩罚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要用“爱心+技巧”去对待我们的孩子。

因为有时候,我们只是爱孩子和主动为他们着想是远远不够的;在特殊的时候,还需要我们要有技巧地去处理事情。

上述那个场景,就是妈妈有技巧地使用鼓励孩子自立、提醒等方面的内容,去帮他改善他的行为。

那么,我们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更好地帮助孩子改进他的行为呢?这里为大家总结几个原则:

原则一:要记得不必再提从前。

如果我们家长愿意花一些时间,去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同时也说出我们自己的感受,接下来再和孩子一起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我们肯定能够帮助孩子改变他的不良行为;只是千万要记得,不要去责备孩子以前的过时,那样就会容易事与愿违的!

当然我们也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偏离了后面的初衷,但是我相信学到本书的一系列知识之后,我们不会再次完全地迷失方向了!

原则二: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我们不必给自己套上“好妈妈”、“严厉型爸爸”等枷锁,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要时刻记得,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和改变的潜力!

原则三:多给自己和孩子机会去作出改变。

我们在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不仅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体力,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智慧和恒久的忍耐;当然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些,也不必太过苛求自己,就像我们也不能太过苛求孩子一样。

我们要多给孩子机会去让他慢慢改变的时候,也能多给自己一次机会!

原则四:不论何时,都要不忘初心!

我们上面所说的技巧和原则,都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帮助我们摒弃过去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行为,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培养出好的习惯。

在我们把所有学到的知识综合利用、融会贯通,并且加以内化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最终目标!

在这里我们要再次强调一下,我们学习这些技巧和原则的初心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切都是为了:

让我们和孩子彼此相爱,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共同生活的乐趣;

让我们的生活中不再有指责和抱怨,大家都可以用正面语言去表达愤怒、烦躁等感情;

让我们去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体谅别人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任、优秀的人才!

我们要放弃那些旧的说话方式,让孩子们跟着我们学会好的沟通方法,然后用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面对他未来的社交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