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叁事 | 70岁老太零基础画画,人称“梵高奶奶”
在荷兰,有一个以画技闻名的梵高先生;
在中国,有一个以画技闻名的“梵高奶奶”
这位奶奶虽然年逾古稀、白发苍颜,
却仍未放弃自己的文艺理想。
她将自己的生平都呈现在画上,
一笔一笔向人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而今天小编就好好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梵高奶奶”
"梵高奶奶"
“梵高奶奶”真名叫常秀峰,
来自河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太太,
她不像塔莎奶奶自幼受文艺气息的熏陶,
也不像摩西奶自幼热爱绘画,
目不识丁的她70多岁才开始绘画,
却没想到画出的作品被刷爆朋友圈,
成为了人们心中羡慕的网红,
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
常秀峰之所以晚年绘画,要从2003年说起,
那一年她的丈夫生病去世,
随儿子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开始生活,
乡间小路变成了宽阔马路,
低矮房屋变成了高楼大厦,
乡下田野变成了工厂驻地,
早已习惯乡村生活的常秀峰
一时间难以接受这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
出于对家乡的思念
她将乡下生活编成故事讲给小孙女听
这让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小孙女充满了好奇
经常讲到一处不知怎么表达
她便拿起小孙女的蜡笔在纸上涂鸦
小孙女看着画,似懂非懂
正是这不经意的涂鸦
打开了常秀峰的艺术大门
她将对家乡的思念一股脑的倾注于纸上
用画笔回忆昔日的乡村,
回忆门前的花草,饱满的谷穗。
不过,看似简单的一幅作品
有时候要花费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
很多次因为绘画太投入而忘了时间
一段时间过后,常秀峰的作品已经积攒了几十幅。
有的呈现美丽乡村,
有的表达民族团结,
有的展现村民勤劳...
常秀峰说“我绘画从不比照也不临摹
拿起笔就画
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一景一物早就深深刻在心里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质朴的农村老奶奶
用一支简单的画笔
画出了夕阳迟暮的美好与希冀。
老人的儿子初见母亲的作品,
鲜明艳丽的色彩直击人心,
画中真实朴拙的风格勾起了城市人的乡愁。
他将母亲的作品粘贴在自己的博客。
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些画作一经上传,迅速走红。
▲饱满的谷穗
小艺在想
会是什么原因让常秀峰的作品“走红”
画得好?画的真?好像都不是
那是为什么呢
或许是常秀峰的作品
画出了都市人对农村生活的怀念
击中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当常秀峰的作品刷爆朋友圈的时候
人们开始猜测
是怎样的一位艺术家
竟能将以往的田园生活绘画的如此逼真
在得知这些作品均出自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之手时,无不为之震惊
甚至憧憬自己年老时是否会和奶奶一样
坚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众多媒体也纷纷报道了奶奶和她奇迹一般的画作
74岁的常秀峰正式以画家的身份被大众熟知。
这是奶奶2007年创作的一幅作品
画中右下角的奶奶坐在井边清洗蔬菜
看着身后丰收的蔬菜粮食
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荷花
这幅作品是奶奶为一位医生创作的,
她觉得医生一生救死扶伤、正直廉洁,
只有纯洁高贵的荷花才能完美契合医生的身份 ,
于是,一幅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就诞生了。
▲向日葵
这是奶奶的代表作之一《向日葵》,
蓝天白云,野花紧蹙,
向日葵争相开放,密密麻麻,
这或许是奶奶眼中的世界,
又或许是乡下生活的真实写照,
简单美好,无忧无虑,
正是因为这幅画
才有了“梵高奶奶”这个亲切的称呼
▲“梵高奶奶”自画像
对于人们为什么将自己称为“梵高奶奶”,
她并不明白
只知道他们同样绘画了向日葵。
后来“梵高奶奶”被央视邀请参加《鲁豫有约》,
在节目中,她还“批评”梵高的《向日葵》:
“说实话,梵高画的向日葵没有我画的好,
向日葵不能搁在花瓶里,
没有水和土,它会死。”
主持人在听完她的回答后,
笑着称:“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爱的老太太。”
就这样,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敢对梵高说不的人。
▲山上的柞蚕和他们的茧
著名画家陈丹青看了“梵高奶奶”的创作后称,
“她的画有质朴的震撼和心灵纯净的体现,
她用纯真无瑕的眼睛,
去观察和感受生活的真谛”。
▲奶奶与爷爷一同在田间劳作
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曹新林看了她的画后评价道:
“老太太的画属于原生态,
没受过一天正规训练就能画出这样的作品,
老太太真的很有灵气,绘画天分很高。”
▲家乡的秋天
而马英九更是收藏了奶奶众多的作品
▲圆明园
或许“梵高奶奶”至今都不明白,
仅仅是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创造出来的作品
为什么会受到世界上这么多人的关注?
或许是“梵高奶奶”的画
让很多都市人再次触摸到遥远的乡愁。
又或许是“梵高奶奶”的画,
让人们对自己内心的纯真与自然做了最亲近的回望。
▲山楂树
一个对“艺术、文化”陌生的农村古稀老人所创造出来的作品,
或许在众多艺术家眼中称不上艺术
但就是因为这不经意间流淌出的本真之美,
才感动着众多生活在浮华之中的城里人。
她这些纯朴、发自内心创作的画,是独一无二的。
人生流长,小编也希望自己到老时,
也能成为一个文艺的老太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