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教育分歧:关于听话
没想到在宝宝一岁七个月的时候,我就和老公有了第一次教育分歧,关于“听话”。事情的起因是晚上我们一起吃饭,宝宝不想吃餐盘里的黄鱼馄饨,爸爸为了让她多吃点,就一直在强调,要听爸爸的话,我突然蹦出一句,为什么要听话?大家都愣了,婆婆有些尴尬地退场,我立马补充到,你可以让她做正确的事情,但不应该让她听话,我不想让她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老公没再说话,我知道他是有些生气的,我也没意识到自己对“听话”这两个字这么敏感和反感。
因为这件事,大家都短暂地沉默了。我边陪宝宝玩,心里也在反思着,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其实,对于“听话”的排斥源于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过于听话的孩子都是讨好型人格。我是深以为然的,因为我自己就是个典型案例。我从小就是大家眼中乖巧听话的孩子,说实话,我从未因为自己乖巧听话感到过自豪,即使被夸我也觉得无关痛痒,但是我在意父母的感受,当我被夸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是我所在意和追求的。
我为什么听话,为什么那么在意父母的评价?再一次探寻,我觉得我是为了满足父母,也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从小到大,我所追求的,努力的,不过是父母的满意,直到大学,我对自己的感受都是无知的麻木的。只要父母喜欢的,我就去做,只要父母感到高兴的,我就去努力。长大了,我还会习惯性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很少在意自己的感受。甚至和老公一起点个外卖,我也很少去说出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总爱将就别人,忽略自己,我甚至羡慕我老公非常坚决肯定地说出这个我不吃,那个我想吃,并付诸行动,我觉得这是对自己的忠诚,这也是件很酷的事情。
所以,我不希望我的宝宝以后会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不希望她过多地考虑和在意别人的感受,我希望她能忠于自己的感受,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成为自己喜欢的人。
这就是我今天一切行为的起因和底层逻辑,我赞成老公说的立规矩,我也很欣赏每次宝宝做错事情老公总是第一时间语气轻松地说没事儿,宝贝儿,有爸爸在,爸爸帮你,我每次都感觉很治愈。因为在我的成长里,也缺少这一部分,导致三十多岁的人了,每次做错事情都条件反射般地害怕被批评,如果当时也有人这么对我说,也许我会成为一个更豁达大气的人。当然我也不怪我的父母,他们已经很努力地为我付出了,有缺失的我就慢慢自己觉知和治愈吧。只是我希望我的老公能够理解我今天为什么会突然这么说,也希望他看到这篇文章能够原谅我也更懂我。
育儿先育己。陪伴宝宝成长的过程也是治愈自己的过程。我很感激也很珍惜这个过程,你也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