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回忆

2023-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橘䈷

听了一晚的轻音乐,不由陷入其中。

音乐,太神奇、美妙了,它用一串串音符,一段段音调,编织出了最美的旋律。

突然想起一个人,我的音乐启蒙老师。

记忆中最深处而又模糊的身影,杨柳细腰,纤细柔美,很美!曾是我儿时最崇拜的的一个人。姓什么也忘了,名好像叫粉兰。

最后一次见她,那是个冬天,她穿着一件长长的棕色的羊绒大衣,高挑的身材,走路轻盈中带着高雅,消失在小学的南门巷口。

那时候的小学,没有专业的师范生,大多都是些代课老师。所以更不要说副科了。

后来,调来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专教音乐课,还配上了新的乐器,脚踏风琴。

每逢一周两次的音乐课,我们是满心欢喜的。因为我们可以聆听到老师的天籁之音。

在老师的演奏下,那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

听说脚踏风琴很贵,主科老师说过多次,不允许我们碰,但音乐老师总是像个仙子一样,温柔的叫我们上来,摸摸琴键,寻找乐感。

她那双纤细的手指落在琴键上,在空中留下一道道美妙的音符。

她告诉我们如何演奏,如何弹轻?要学会抚摸琴键,也要会用耳朵聆听。

后来的我确实学会了聆听音乐。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深深迷恋上了音乐课,那种温柔的旋律,能轻抚你的心灵!

长大后,读过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心中更是有所感触。其实,音乐就是灵魂的呐喊,音乐也是心底最深的牵挂。

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后来。她调走了,听说调到城里去了。但她却留在我记忆中——她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优雅的气质,令人深深沉醉。

还记得你儿时老师脚踏风琴、唱歌的的声音吗?

还有那首最熟悉的儿歌: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