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风采

1983·秋,长江之歌(17):庐山云雨(1)

2020-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完璧

长篇散文游记·连载


10月6日(2):江西九江·庐山

         晨,船泊江西九江码头。

九江码头(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九江,简称 “浔”,古称浔阳、柴桑、江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北畔,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归纳)

        下船后,我们随即刻乘车前往庐山。这时,我们又与小廖小吴汇合了。

        又是雨,且下得正欢,远处不大看得清,有时连咫尺之遥也一片模糊。车行不多会儿,便开始上山。汽车左弯右拐不停地转弯,打旋,爬升,俯冲,其弯度和坡度之大令人惊讶,有时竟能看到斜上方道路的车辆与我们交错而过,让人颇觉惊心动魄而又兴奋不已,陡生一种激情勃发的冒险的满足感。后来听人说上庐山坐车要经过400多个弯道。

        有词一句可为证:“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这就是毛主席著名的《七律·登庐山》中的名句。

庐山险道(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就这样,汽车沿着北山公路盘旋而上,穿岭过涧,蜿蜒曲折,约行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庐山旅游中心——牯岭。这是一片平坦的山腰处的游览区域,海拔1164米,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素有“云中山城”的美誉。

牯岭(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牯岭(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一下车,急忙撑开雨伞,然而我们只有一把雨伞,我不得已只得把行李包顶在头上。这还不算倒霉,最气人的要算找寻旅馆,一直找到牯岭街的最尽头。原来我们上当了!在车上,有旅店的人在拉生意,说上面住宿紧张,我们随大流登记了住宿预付了订金。然而到牯岭街一看,随处的旅馆都可以住宿,却无奈走了很长一条街。“奸商啊!”气过后,也只能尽快安顿休息,好在旅馆条件虽一般,却也干净舒适,当然也要“阿Q”一下,直接拿旅馆的床单擦干洗过的脚了。

        午餐后,我们开始游览庐山。

        庐山,又名南障山、天子都,南北狭长25公里,东西宽10公里,山峰多在海拔1100米~1400米之间,常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2度。据说天气晴朗时,能看到山中峰峦四耸、雄奇挺秀、云雾缭绕、壮丽非凡的景象。相传,在商周时期,有匡氏七兄弟,结庐隐居此山,立志终身不仕。周定王召之不见,又专门派使者访,但匡氏七兄弟早已羽化仙去,唯庐尚存。后人因此把此山称为“庐山”,亦称“匡山”或“匡庐”。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归纳)

        世间事,大约总是祸福参半,甚至是福在祸中,祸在福中。这不,欲将游玩了,雨却下个不停,不得已买的一把伞(买时不知是阳伞),又是上面下大雨,下面下小雨,弄得必须找东西衬在伞骨里面(好狼狈哦)。然而谁知这雨中之庐山,难道就没有一番别的情趣?我们冒雨而行,兴致极好;当然,时间也不让我们闲坐着啊。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从古代到近代,先有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所疏九江”,继而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千余文坛巨匠,游览并留墨于庐山。

        东晋诗人陶渊明弃官不做,归隐柴桑田园(九江附近)后,常游且常写庐山,使之声名日显。他在庐山脚下写了《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登临庐山,各抒所长,及至顶峰者为小儿朗朗上口成为千古绝唱,乃大诗人李白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有大词人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归纳)

        从牯岭街心公园西行不远,便到了花径。迎首硕大的“花径”,辅以“花开山寺,咏留诗人”之对联,使人涌动浪漫的感受。

花径(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然而时不当春,无以体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吟咏桃花之妙。白居易任江州(九江)司马时,816年暮春的一天,他登庐山游览,见山上桃花刚刚盛开,而山下桃花已然飘零,感而写就《大林寺桃花》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

        一进入花径,立刻被一片美丽景色迷住:花径里郁郁葱葱,古木参天,其间缀一汪绿色小湖,含一枚玲珑小岛,嵌亭台,布山石,植树木,而那多褶的小桥,宛若飘逸的香草。唔,好美哦!但见四周雾霭弥漫,景色朦胧,反把湖岛衬托得分外清朗,像在冬季北方室内瞧玻璃窗花一样。



【插入】

        沿着左侧湖畔的石板小径随意行走,在大家似乎都惊讶得“呆若木鸡”时,忽而,又欢喜得叫起来,因为我们看见了一片熟悉而亲切的情境——左面稀疏的松木中,有一幢白色的木制小屋,那不就是电影《庐山恋》中“郭凯敏”的母亲居住的房屋么!人人都有倾慕名人心理,尽管当代影星在“花径亭”外算不得什么,但更切近现实,因而也就更显亲切了。

        “仙人洞”圆门左侧小山有一石亭,其亭四门洞开,中立一大石碑。这也是电影《庐山恋》中的实景情节之一,一对恋人曾在这里躲雨叙谈。这是后话。

        庐山上,有一座十分著名的庐山恋电影院,这家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一部经典影片。1980年7月12日首映以来,截至1999年,《庐山恋》共放映了6300余场。

       《庐山恋》放映20周年之际,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曾颁给该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场次最多的单片”称号,这家电影院也装修一新,正式更名为庐山恋电影院。同时电影《庐山恋》创造了“放映场次最多”、“用坏拷贝最多”、“单片放映时间最长”等多项世界纪录,并且这些纪录每天还在不断的增长。

      (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庐山恋电影院(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庐山恋》剧照(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一行人过小桥,上小岛。我兴致勃勃地钻过一个悬着横石条的石门,爬上小山丘,跳入一个小亭,这便是花径亭了。在花径亭中的巨大石碑上,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手书。想当年,诗人大概就是在这个亭子处赏花作诗的吧。

“花径”碑亭(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感叹仰慕之余,又雀跃下山,钻过另一处石洞,踅过小桥,继续沿石径前行。但这时雨骤然下得大起来,大家只得在前面方亭中歇息等待。

        歇息片刻,雨下小点,我们别了“花径”,弯下一条小道,往庐山仙人洞方向而去。我的游兴特别高,一个人独自走在前面探道。猛然间,一片松林把我们拉了进去,每个人都大声惊呼:“啊哟,太美了!”那是什么?那是一片静如处子的松林,寂然,幽谧,让人蓦然间有些害怕。林中弥漫着乳白色的烟雾,像凝固的帐幔,似一团迷魂之阵。但见松树奇形怪状,若鬼若魅,愰惚如遇地狱之神。走在林中石径上,雨大颗大颗坠落松枝,打在雨伞上如撞钟般响,愈发显出雾林静谧。尽管,我们本能地期望快些离开这个悄然而略带阴森的境地,但脚步却被一种崇高的美感震慑得滞留下来,真奇怪为何又要由衷地感叹:“这真像仙人的世界啊!”


        穿松林而过,有一条供游览车跑的公路,再下面就是“仙人洞”了。

庐山仙人洞(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庐山仙人洞位于庐山牯岭西侧佛手岩(因形似佛手得名),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伺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从写有“仙人洞”牌匾的圆门进入,一大奇观跃入眼帘:山崖旁,有一块横卧的巨石,名蟾蜍石(也因形似得名),其前端凌空俯谷,若晴明时登其上,可览尽云起云飞、峰隐峰现、田畴如画,沃野似锦(如今似乎想像都被迷雾凝固了)。巨石上刻“纵览云飞”四个遒劲的大字,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石旁有一苍松,从石缝中长出,名曰“石松”。它枝杆如铁,根须似筋,却又轻松探向深空,悬望幽壑,矜持孤傲,放胆群峰。

本文作者夫妻在庐山仙人洞蟾蜍石留影(1983年)

        顺石径小道而下,不多远即到了仙人洞。其状形如佛手,豁然洞开于悬崖绝壁,洞高三两层楼(注:实际7米),洞深不见底(注:实际14米)。洞门悬一铁钟,洞内有石阁纯阳殿,立吕纯阳(洞宾)塑像。其后洞穴深处有左右两泉池,两道泉流下滴,其声悦耳,四季不歇,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如此宁静幽暗,正合仙人修炼,无心猿意马,方成八仙之一。

仙人洞(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本文作者夫妻在庐山仙人洞留影(1983年·图中图)

       出了 “仙人洞”圆门,顺着一条小路往“庐山十景”去。此时,伞外大雨如线,伞中小雨如丝,我不得不将头裹得严严实实,活像个阿拉伯人了。小路实在难走,下坡路为乱石块垒成,不时为泥泞隔断,雨水像小溪一样哗啦啦横流。表姐军绿外套早已被伞外雨滴湿透,我爱人只得让表姐一人打伞,而把表姐脱下的湿衣罩在头上。且表姐与小吴都穿着高跟鞋,走起山道来一瘸一拐更为艰难。

        我始终在前面探路,像《西游记》中的孙行者。

        我们终究是“不幸”的游客,是庐山不欢迎的旅人么?在“庐山十景”中,不管我们“折腾”到哪里,或在亭内,或在林中,总是烟雾缈缈,东西难辩,不要说看不到远山近峰云雾缭绕之秀丽,就是想像也终是虚无缥缈。你庐山,青峰秀峦,云海飞瀑,“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引自白居易诗句),然为何不向我们些微展露?!

      (待续)



        注:此文(原标题《1983·秋,长江召唤,我们出发……》,为了标题更具时代背景,也更加含蓄和洗练,故改之)是记叙散文体裁中的游记,且是沿着时间场景顺序,以日记形式和场景变换为行文结构(进行连载);同时,为了使内容更加丰富,采取“时空叠加”的方式,加入了同一空间的不同时段的内容。

        本文为作者断续历时11年于1994年底完成,然后压箱底25年;2019年第一次修改,增强了文中历史事实、时代特征、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史料性与真实性,尽可能做到顾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2020年6~11月第二次修改,对第一次增改再次补进文史地情内容,进一步加强了行游中从感受到感悟的内心演进,并修辞润色完善;全稿约8~9万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