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的地方,就有自然辩证法
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矛盾理论, 也就是说,人们应该从对立统一、发展和转化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的现状与历史。对于任何一个问题,不要孤立、静止、片面和僵死地去看待它,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可能像两个不同的方向转化, 并由此构成事物前进发展的环节。基于对辩证法的理解,我回顾了最近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可以体现辩证法思想的例子。
1.疫情在家的心态与行为。刚开始因为疫情导致的假期被延期,那个时候我的心情是积极乐观的,因为正好可以多休息一段时间,所以我每天很放松并心安地玩耍。随着疫情发展越来越严重,回学校变得遥遥无期。我开始变得焦虑,失眠,经常无缘无故的情绪低落。因为长期在家,我越来越懒散,我怕自己以前学的东西不用就这样荒废了。每天玩也玩不进去,学也学不进去。玩耍对我来说,是浪费时间;被安排做一些杂事,也被我认为是无用的没法体现自己的价值的。这就形成了我想要的事不给我,给我的事我又嫌弃的局面。我每天就在这样的烦躁不安中度过,却又没做什么实质性的事情,慢慢地形成了恶性循环。后来我尝试与朋友聊天,去了解他们的心情和生活。通过大家的劝说,我开始慢慢调整心态。既然当前的情况没法让我像在学校那样提升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那就趁这个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还可以多陪陪父母。其实后面的这些事也是我心里看重并认为十分重要的,只是在我的人生计划中,这些事是在我事业有成之后再来考虑的。我突然想到,如果以后我工作越来越忙,我会不会开始焦虑自己没有多余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陪伴父母。疫情或许真的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如果我非要强制按照原来的节奏行事,而不顾及现实情况,我总会体验到无助感与挫败感。但是,如果我可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疫情,及时调整我的生活节奏和安排,那么,我只是先获得了以前计划中本该靠后获得的东西,这不代表我计划中先获得的东西我就没有办法获得了,我完全可以在疫情过后转移注意力去追逐那些我想要的。我开始更多地参与到父母的日常,和他们一起买菜,陪他们聊天。实验室安排的一些我平时瞧不上的杂活,我也干得津津有味。我发现,很多时候,心态决定一切,同样的一件事,以前我可能很讨厌,但在某一天,我也会喜欢上。这也可以说,很多事都有正反两面,如果我只看到消极的那面,那么我就只会抱怨;如果我可以看到积极的一面,那么它带给我的就是机会,而机会则意味着我可以把它变得比现在更好。
2.与父母的相处。前几天我与父母发生了一点冲突,这个事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以前我并没有提出来,所以它并没有演变为一个冲突。这件事是这样的:当其他人问我一些关于我的问题,如果我的父母在场,同时他们也知道答案的时候,他们总会急着帮我回答,导致我几乎很少能插得上话。有一天,我心情有些沮丧,和他们聊天的时候突然就说到这件事。在我看来,他们老是帮我回答问题,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我可以回答好,他们怕我说不好,给他们丢脸,所以次次都抢先说。听了我的控诉,老妈说是我想多了,她这样做是因为她以我为傲,她每次讲到我都会觉得很骄傲,很有面子。说实话,我真的吃了一惊。同样的一件事,在我眼里就是负面的,因为它让我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但是在父母眼里是正面的,因为他们觉得我让他们有了面子。这样看,好像我们的角度都能合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看到的虽然是同样的一件事,但是我和父母的目标是不同的。我希望自己回答以体现我作为一个成年人的个体性与独立性,也就是获得掌控感。父母希望他们回答以获得优越感。这两个目标是矛盾的,虽然在各自的角度都是合理的,但是要解决问题的话,最终就需要达成一致。怎么样既能让父母继续获得优越感,也能让我获得掌控感呢?我们商量的结果是:以后如果是直接问我的问题,我要自己回答;如果是问的我父母,即使是我的事,也是他们来回答,我不说话。我不知道这样的解决方案在其他人眼中是怎么样的,但是至少我和父母达成了和解,我们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
以上两个例子是我自己经历的,在没有学习自然辩证法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现在,我对自然辨证法的理解依旧不深刻,但是我可以知道的是,它确实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有问题的地方,有矛盾的地方就有辩证法。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解决这些一个个问题进行的。辩证法让我在生活中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每一个完整问题的解决过程,都让我对某件事多了一些认识,随着这些认识的积累,我也慢慢地越来越理解社会和自然的本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说学了自然辩证法就能马上出现质的飞跃,我就能完全明白这个社会和自然的发展了。唯有通过实践的积累,才能发挥辩证法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