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诗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7364/73bb518f1dee927d.jpg)
看到这三块大石头,你会想起啥?是不是有些眼熟?对,这就是曹操观沧海中提到的碣石。
这次在文学史课堂上留的作业是:看图,读毛主席的词,写一首关于“碣石”的诗词。
碣石山位于秦皇岛的昌黎县境内。据记载,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等九位皇帝登临碣石山。
当年,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了眼前的景色,写了著名的四言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创作背景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登碣石山有感而作。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来自百度)
1954年,毛主席来到北戴河度假,写了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襟(来自百度)。
主席的词相比较曹操的诗更显大气磅礴有气势。
其实这个地方我也去过。二十年前,和几个同事带着孩子去止锚湾游玩,无意之中到了海边,远远地就看到了这三块石头。
所以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同样是对着三块石头,不同的人会抒发出不同的胸怀。而我看到这三块石头觉得很壮观,它们在海里已经矗立千年,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大海,见证了每天的日出日落,潮来潮往。
我写不出什么壮丽的诗篇,本身文学底子又薄,于是写了一首打油诗,应付作业。
山海苍茫天地间,
潮来潮往已千年。
昔日碣石今犹在,
笑看尘世多变迁。
顺便说一下,这个地方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海水清洁,沙细水浅,是天然的海滨浴场。这里还盛产海鲜,会让您一饱口福。
另外,附近还有孟姜女庙,秦汉遗址,明长城等景点。
止锚湾交通便利,离山海关很近,如果有时间建议到那里去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