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课堂采撷课例

20161212姜建忠:隋的兴亡

2017-11-12  本文已影响194人  夏陈伟

2016年温州市龙湾区历史与社会教学研讨活动

执教者: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中学姜建忠

本教学设计转自姜建忠先生的微信公众号《复习学案》

《  隋的兴亡》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学期多的历史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好奇心,在教学中要注重历史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但学生的历史课外知识比较浅薄,历史理解能力较弱,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缺少客观辨证的理性认识,在教学要运用形象的历史资料加以解读。

【教学目标】

1.从中国纪年表图中,了解隋的统一与覆灭,评析它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阅读课本文本,知道隋的兴亡,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人物

3.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了解大运河,知道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知道民为社稷之本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历史资料了解隋朝的特点和评析大运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知道民为社稷之本的道理

n引入:从纪年表看隋朝

1.图例说明:中国历史纪年表图

这幅图在书本的附录中,是我们学习历史一张很重要的图表,它叫中国历史纪年表图。

读图中不同的颜色块;读图中的时间;读颜色块在不同时空上的分布情况。

2.获取信息:纪年表中的隋朝

隋朝的起止时间:581年-618年;是一个统一而又短暂的朝代;处在南北朝与唐朝之间,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等。

n板块一:隋朝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统一;关键词二:短暂(短命)

这两个关键词中,哪一个更能说明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统一对于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呢?

这份文字资料,我们能提炼出关于隋朝的一个怎样关键词呢?

关键词三:富裕

n板块二:隋朝两帝话兴亡

课本是我们最重要的阅读文本,从课本文本中找出这两帝的那些事儿,去了解这父子帝王的所作所为。

比较他们的治国理政的措施,得出兴亡对比的教训。

1.任务驱动:阅读课本P86-正文第一段,P87-阅读卡,P88-正文第二、三段。

(1)将下列“史实”的词语,在课本中找到,相应做划线记号。

(2)将这些词语进行归类及得出相关结论。

分类1:哪些与兴有关,哪些又与亡有关?分类2:哪是隋文帝的?哪是隋炀帝的?

结论:隋朝因何而兴,因何而亡?

2.小组交流:利用学案,进行归纳、提炼,并展示交流。

3.评析人物:

谥号,是后人依据其生前的主要行为而给予的评定。古代谥法,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忠信接礼曰文。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概言之,对隋炀帝的评价,历史上否定者多,肯定者少,骂者多、赞者少。凭心而论,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久远的时代,当今的取向,都多有错位之处。总之,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第一要基于历史史实,从史实出发,论从史出,有理有据;第二要基于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客观辩证。

n板块三:大运河见证兴亡

1.看图写概况:“一二三四五六”

学案内容:

2.从史料中获取作用――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3.为什么说“尽道隋亡为此河”,真正导致隋朝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关键词:暴政(滥用民力)

4.正确评价

大运河是南北交流的大动脉!又是隋朝暴政的见证者。

尽管历史上对大运河的开凿众说纷纭,但是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大运河的开通并不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存于统治者的残暴。运河开凿只是客观上促使矛盾激化,促使隋灭亡,这充分说明统治者要爱惜民力。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留给后世的兴亡教训

一个暴君,就是在于不讲仁德,不约束自己的权力意志,疯狂地滥用权力,残酷地奴役人民,以成自己的功业。

一个不让子民能活得下去的皇帝,所建功业再大,也只能是暴君。不仅是唐太宗要吸取的教训,也是当今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要借鉴的教训。

【结束语】

“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惟在百姓苦乐……”――《贞观政要集校》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书》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等(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