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86版《西游记》?

2017-04-18  本文已影响19人  九号放映厅

本文首发 | 公众号:九号放映厅(ID:NO9movie )一个有点意思的影视原创公号。

1986年版《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女士去世了,引发无限追思。

生命有长度,所幸艺术价值永存。今天想用这篇文章,唤醒那份我们习惯了的好。

86版的《西游记》诸多意义,比如:

是80年代唯一一部无审查、边拍边播的电视剧

是内地第一支到国外取景拍摄的电视剧剧组

是依靠一台旧摄像机、一个摄像师完成拍摄的电视剧

在杨洁的记忆里,当年那个剧组很苦,却也不谈钱:“猴子、猪八戒一集是90元,唐僧、沙僧少个20元,工作人员的话有拿30元的。”

1982年扬州开机,1986年春节播出。从此,这部电视剧历久不衰,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剧,充实过我们每一个寒暑假。

说到长盛所在,杨洁说:“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

现在一听片头曲,回忆就扑过来了。

以今日的艺术眼光看,86版《西游记》囿于当时的现实条件,难免有粗糙的地方。但今日再精细的艺术,也无法复刻特定年代下完成的奇迹。

那注定了是无可替代的艺术品。

连美人也无法超越。

////

表演

那时候不叫娱乐圈,是文化界。表演走心,不走肾。

扮演太上老君的是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郑榕。每次拍戏,总是第一个到场。在杨洁的回忆录里,郑榕所有的戏都在“天宫”里,放着干冰,现场十分冷。郑榕当时岁数已经大了,腿脚也不算好,只要有一场戏没拍完,他就绝不离场。

“猪八戒背媳妇”已经成为经典片段,但魏慧丽模仿孙悟空的表演,让多少人小时候以为高小姐就是孙悟空变的哇。

小时候觉得《错坠盘丝洞》那集,七个蜘蛛精的师兄——蜈蚣精太可恶了,结果人家是剧组的制片副主任。

更关键的是,他挽救整个剧组于生死存亡之际——《西游记》的资金本来只能拍到《大战红孩儿》,是他找来了后续的三百多万资金。

是他是他就是他,他的名字叫李鸿昌。

////

歌曲

86版《西游记》的配乐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名字:许镜清。

前面讲到的一下子把你拉入《西游记》回忆的片头曲又叫《云宫迅音》,里面有段“啾啾——啾——”的电子鼓被否决过,因为“太洋气”了,幸好导演杨洁力排众议,才有了今日恒久的经典。

可以说,99%的国人都听过这些配乐。

敢问路在何方 蒋大为

天竺少女李玲玉 - 西游记 电视剧配乐原声

更别说一首《女儿情》,无人能比。

而“猪八戒背媳妇”的配乐更是搞笑又经典。

今日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得于当时所有人的付出。

坚持做艺术品,才是创作者无悔的一生啊。

谢谢杨洁女士。

撰文/九姨没有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