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巧用教材“资料卡”和课后题破解阅读难题

2021-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伊水芳草苑
冬日暖阳

这两天复习第四单元,越来越发现教材编排的巧妙,具有很强的阅读写作指导意义。教材课文的远编、课后题的设置、资料卡的补充无一不是和阅读、写作方法为一体的。真是越用越称心。我的复习流程是这样的:

一、复习单元目标

按照“关键词”(主题、情感)“知识点”(读法、考点、方法)重温单元重点。

例如第四单元:

关键词——

美好充实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价值

礼赞美好品行

人生经验的总结思考

修身养德  理想光辉  人格力量

知识点——

1.读  默读

2.考  把握文意  理清思路

3.法  做标注、划层次、抓关键句


二、以单元考点为纲,以课后题和阅读提示为据,总结考点突破方法。

考点1——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示例——

例如:第四单元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通过“勾画关键语句”“抓关键语句”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那么抓哪些关键语句呢?

这个单元的前三篇课文的课后题分别给出了答案。

《纪念白求恩》一文是议论文。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通过划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这个题的设置就是要学生们寻找各个段落的关键句。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的分别找到这篇课文四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分别是:

第一段: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这四个关键句有什么特征呢?都是对白求恩精神品质的评论,都是议论性的句子。位置有区别,叙议结合的段落(1、4段)关键句在叙述结束后的议论开始句,议论性段落关键句在段首句。

《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是小说,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按照“初遇牧羊人”“再见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见”分别画出描写“牧羊人情况”“高原的情况”的句子。

这个题清楚的告诉学生划关键句的方向:按照时间顺序,勾画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句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阅读提示”是这样提示的: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很明显,这是一篇记叙文,要求勾画的关键语句是:事件发展的语句和我的心路历程两个角度,这也正是课文的双线。

因此,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三种类型,理清层次的方法各不相同。

破解方法——

议论文就画表述作者观点的语句,小说就勾画标志情节发展的语句,记叙文就勾画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或者人物心理变化的语句。


考点2——对比手法作用

示例——《纪念白求恩》“思考探究”第二题。

对比的表达效果:第2、3段采用了对比手法,将白求恩“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人民的态度”“对待工作的要求”与不少的人进行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高贵品质。

考点三3——人物形象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思考探究第二题”给出了答题规范。

二  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示例:

(总说)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

(分说1)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

(分说2)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丝不苟, 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答题规范:总说+分说(事件+特点)

提示:手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三、以资料卡为内容,联系课文,讲解语文阅读赏析的突破方法。

本单元的资料卡有:词语的感情色彩、形容词、反义词。

作用:在揣摩和品味语言中有重要作用。

褒义词:充满赞美、喜爱、肯定的情感。

贬义词:充满贬抑、厌恶、否定的情感。

形容词:描摹人或事物的状态、性质、颜色、形状等。

表程度的词: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那么。(修饰作用)

反义词:意义上完全相反或相对。

构成对比、映衬,使句子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

(反义词,小而言之,在词语中成为反义词,在句段篇中成为对比,所起作用为映衬)

小小资料卡

作用非常大

看你如何用

意义最大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