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26:尽量不要为小事奖励孩子
活动记录:
● 运动:
今天尝试着和豆豆散步,让豆爸带孩子跑步无果,还是自己来吧。
● 英语:
■ Big Muzzy,继续,需要更多的点读书籍配套
● 阅读
● 字还是没有故事好,豆豆不大愿意认字。如何调动热情呢?
● 我一口气找了近十个识字软件,
兴趣
周末影院《功夫熊猫》
●
● 妈妈笔记本:
○ 绘本分享,绘本分享,绘本分享
○ 步骤:1,每天一个话题——2,十分钟的故事——3,总结——4,科普文章
互动分享:
豆爸有个习惯,哄孩子做事。
比如:“你把这些吃了之后,我给你玩游戏;你算出这个计算,我给你一个什么~~~”
好像有不少家长会这么做。
今天开了个家庭会议,特意讲了这件事。
我说了一个行为心理学的经典故事,就是1美元的故事:几个孩子中午大声的吵闹,打扰了大家的休息,可就是屡禁不止。有一位老人过来了,第一天的时候他对孩子说,他们谁叫的大声就是20美分的奖励,孩子们讲的可带劲了,老人真的给了奖励,第二天老人又来了,他说这次谁叫的更大声就奖励50美分,老人又给了奖励。老人说,下次再来,会奖励1美元。所有的孩子都来了,可是老人再也没有出现了。孩子们失望的走了,也没有谁再叫,终于恢复了安静。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行为心理学的故事。很明显的一个道理:奖励停,行为止。因为孩子的行为被外在的动机引导了,内在的动机被抑制。
不管是吃饭还是学习,要养成好的习惯靠的是孩子的内在动机。所以,奖励一定要谨慎使用,如果孩子只关注外在动机,一方面注重物质,一方面以后无奖励可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到了青春期就很累。
奖励有没有必要,有!
①通过努力的收获奖励,不是为了表乖巧,做家务、写作业,这些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的责任
②奖励的过程不注重结果,主要是努力,所以奖励之物最好是经过坚持和努力获得。
③奖励尽量不要提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