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研习社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8篇“PRESSone的文章”及相关的索引

2018-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郑_成_文

1、

打死我吧,我看到了PressOne的大秘密!

这篇文章是我首篇写P1的文章,文章并非首发在P1上,而是首发在IVO平台(2018年5月27日),而后才备份在P1的。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当时听了“岳琦”在一块听听的课,课主要是从投资的角度去理解P1的……我听完之后对P1的格局多少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想应该不是错觉),在加上以前自己脑子里积累了一些零碎的东西,就很想输出点东西,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听“岳琦”的那场直播课中,他说了一句话让我知道现在都颇为佩服,即:

学会比较,远离伤害

一句简单的话,却是极为有效的方法论,而更重要的是:这句话并不仅仅局限在投资的领域。突然想起了笑来老师写过的一句话(关于融汇贯通的秘密):

这个道理/理论/方法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

2、

假设我是李笑来,我要如何继续做PRESSone?

这篇文章是我试图从笑来老师的角度去理解他周围的人和事……有一点我是确定的,现在的我肯定没笑来的认知有高度,但是,这种站在他人角度去理解问题我认为对提升个人认知是有帮助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他人愚蠢或傻逼的时候其实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站的角度不对,或者说,你只看到某个角度的东西,而其他角度的东西你没看到。

另外,我感觉写文章的时候也多多少少过了一把土豪朋友的瘾:想想老罗是我发小、想想冯晓东、再想想霍炬……嘿嘿,的确都是幻觉呢。

哦,对了,如果你对笑来老师这个人没什么了解,那么这篇文章我相信会是一个不错的资料——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用来参考我觉得是挺不错滴——我知道,自己夸自己东西多少有些无耻,但……我的确没心思当什么正人君子。

3、

PRESSone,给内容创作者的私人定制

这篇是我第一次看P1白皮书所写的文章,同时,也作为第一批“P1白皮书解读”的文章,侧重于内容创作者的角度。这篇文章我虽然前后花了不少时间,也修改了不少,但是并没有达到我心中的目标。不过呢,对于理解P1我相信它大概率是可以提供一点助力的。

第一批白皮书一共有五篇文章,除去我的这篇,另外还有四篇,在阅读他们的内容时,我发现:在这四篇中至少有一篇内容要比我的要“强”一些(整体的水准)。他是从开发者的角度去理解的,这里我也推荐大家阅读——试用半年后,我找到一种正确开发区块链DApp的方式。

4、

PRSESSone公开数据能带来什么?

这篇文章其实是第二批“P1白皮书解读”的一篇(链接是链到我的主页里的),写这篇文章是受“P1白皮书”的技术架构图所致,那张图使我联想起了“公开的数据库”,于是,我就整理一下自己对“公开数据库”的理解,并探讨一下“公开数据库”所带来的价值。

文章的大概思路是:先说了私有数据的的一些尴尬和局限,然后说了下“公开数据库”的好处,以及对未来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好处——许多文章都是这个套路:先讨论现有的问题,再讨论解决方案。

哦,对了,说起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就使我想到“蒋树林”最近怼(这里的“怼”可能是个褒义词)笑来老师的一篇文章,很有参考价值,文章名称叫做“不可篡改的数据库可能是一个大趋势,但笑来的举例不好”

另外,我个人认为,笑来老师在区块链这个领域里,就目前而言,认知水平可能难以有人望其后背,但是,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后背就不那么难望了。

比起笑来老师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反倒觉得阿里巴巴的“曾鸣教授”更为合适。曾鸣虽然不是专业从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但是,他具有超级大平台的作战经验和前瞻性判断,所以,如果不是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技术的话,也许可以考虑看看教授的《智能商业》——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更适合在互联网上工作的人士。

5、

现在去模仿PRESSone是否还有机会?

从某个角度去看,模仿P1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案例,那就是“Ulord”。现在“Ulord”的项目设计思路其实很大程度就是没被“币圈94事件”打击过的P1的设计思路——94前的P1就想通过自己打造一个公链,然后在公链上孵化自己的“内容dapp”——虽然当时没有白皮书,但是结合当时我看过的网页和笑来老师后来自己说的一些东西,我应该是没判断错。

不过,现在的P1设计思路重新构建过了,“Ulord”也就算不上模仿的对手了——其实,我个人觉得,Ulord现在的定位其实还蛮尴尬的。

但是,接下来呢?是否会有新的模仿者呢?他们是不是有机会呢?要知道,现在“Mixin network”是开源的,谁都可以在上面搭建自己的项目,而现在的新P1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积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是否有机会呢?文章里我做了一番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看看。

6、

为什么P1不愿做一个中心化的内容推荐系统呢?

写这篇文章源于在“P1微信群”的一次讨论,关注P1的很多人希望P1能出一个推荐系统,甚至“蒋树林”同学还特地为P1设计了一个“个性化的推荐系统”——尼玛,都自己动手设计上了,我服!

不过,团队一直打算不做这件事,希望让别人去搞搞……我大概有些明白团队的考量,所以就此主题写了一篇自己的理解。

7、

也许,可以把P1当做一个“资料库”去使用……

写这篇文章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用P1写东西开始开始喜欢添加超链接了,进而喜欢上了,再考虑上P1上可以上传各种类型的资料:

文章、图片、音频、视频、字体……

挺多不同类型的内容。再再考虑到P1里的数据不能随意篡改,所以就往“资料库”上面去思考了。

当然了,这个思考现在可能还不太成熟,接下来也许会否定这个思路,不过现在嘛,可以当成一个点去思考。

8、

从P1的第一个合约看内容世界的新格局

目前最新出炉的P1文章。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曾鸣教授的《智能商业》,书中曾提到了淘宝的“千铺千面”,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往P1上去思考(胡思乱想)了一些。

淘宝“千铺千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有了很多可以自定义的基础服务,而后不同店铺利用其基础服务变得越来越个性化,最后形成现在“千铺千面”的局面。

我稍微盘点了一下P1:

内容多样化、自定义合约、灵活的任务系统、开放的API……

我去,这些东西好类似淘宝的:

自定义后台管理系统、自定义店铺装修、灵活的智能数据服务、灵活的客服系统……

于是,自然而然想到P1其实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那些灵活的底层服务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千铺千面”的。

前两天P1上线了第一个合约模板,在我的理解里:“当你把自己的内容进行合约绑定并定价,这个时候内容就不再那么单纯了,某种程度上讲,它可以被理解成“商品”了。”


时间长度:200分钟

文章长度:2300字

PS:貌似只是写个文章的索引,但实际上呢,我个人感觉完全是写文章的节奏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