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本事”才能赚钱
分享一个新认知——
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销售?
“这是摩拜单车创始人王晓峰在给销售人员培训的问题,很多资深销售人员大致给出的答案是——“把东西卖出去”
你觉得这个答案对不对或者说准不准确呢?
在王晓峰认为,销售是一个闭环的“系统”,单纯的解释“把东西卖出去”,只是完成了销售的一半,而另一半是比前一半更重要,那就是“把钱收回来”,这样才完成了销售的闭环。”
上面的问题,让你会有什么想法或者思考?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之外的钱
认知盲区
什么是认知盲区呢?
首先,先来看下面四句话: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自以为是;
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心存敬畏; 知道自己知道的——明白抓住事情的逻辑;
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保持空杯心态。”
这就是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达克效应。
现在的你又处于哪一个阶段呢?
记得之前看到润总的一篇关于认知盲区的文章中的一个例子:
戴森吹风机为什么会售价那么贵?
以前戴森产品出来时,我还和朋友吐槽过——啥玩意啊,好几千,值金了?
现在你在问自己:你还会这样想吗?还会觉得它贵或者没道理吗?
这就是它的核心技术:
V9马达为例,采用空气动力仿真,改善并降低损耗、伪造等,同时转速达110000转/min,每秒测温40次/min。
我们平时在用的吹风机转速一般在15000-24000转/min。
依靠黑科技芯片的戴森,超高速的马达以及无叶风扇。传统的吹风机有谁可以达到?
这才是它贵的真正原因。
在以前,芯片是传统吹风机做不到的。当你还在研究外观、性能的时候,别人已经在研究核心科技的产品了,你又如何和别人处于同频。
就像当年的我,只会从外观、价格等方面去判断它。
现在是不是觉得很愚昧。
那样“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愚昧之山阻挡在自己眼前,蒙蔽自己。
现在社会文明发现在如此之快——
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人工智能的科技文明
一次一次的走出愚昧之山,一次一次的学习,从而不断地突破认知盲区,完成一次一次的认知升级。
认知升级
你身边有没有朋友向你吐槽过——
栗如: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里打拼,带了四五年,迎来送往的一批一批新人。反而,自己的业绩、对行业的认识以及薪资远不及来了不久的人,很是郁闷。
我最近也听到过朋友这样的吐槽。
其实,这就是没有对自身以及周围的环境有一个升级的认识。
就像邓宁克鲁格效应提出的愚昧之山那样——
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你已经活在一个固化或者认知盲区之中,而你自己却视而不见,甚至不听别人的反馈。
这样就会一直在“舒适区”打转而不自知,最终就会“开心”的死掉。
那应该怎么办?
1、多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假
每一本书后面都有你不知道的东西,你不知道的认知。
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上进行,阅读就是。
2、多旅行,多见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习俗各有不一。
为什么这个地方是这样,那个地方是那样?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习俗,意义又是什么?
这正是多旅行能给你的认知,多旅行让你更好的打破自己的知识盲区
带着问题,带着看世界,带着洞察之眼和求知之心走出去,你收获的会比你想象的多得多得多。
同时,于此基础之上,就是要多见人。
每个人看问题、看社会、看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
其实,学习最快的方式除了阅读外,就是跟人学。
我们都知道,关起门来无益于成长,
不信,请看历史——大清朝的闭关锁国。
见足够多的人,才会知道这个世界的样子,什么样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3、培养第二思维
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提到第二思维。
我们平时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其实都是第一思维。
第一思维,只会看到表面的现象,看到问题的发生,但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件事的背后本质是什么?背后逻辑是什么?如何处理才是效果最好的等等。
第二思维,可以告诉你——
兄弟,要冷静。咱们分析一下这件事发生原因,造成现在情况的因素有哪些,其本质逻辑是什么,如何解决等等。
中国从改革开发到现在辉煌的成就,难道不就是一次一次的学习和认知升级,突破认知盲区后最好的结果吗?
从互联网的发展到现在移动互联网,
从九十年代人口红利到红利结束,从10年开始的流量红利到现在流量贵。
哪一次不是赛道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困难。
但是,中国的企业家、创业者们经过不断的学习、认知升级,才会有了现在的繁荣。
赛道越来越窄,竞争自然就会越来越大。
以前单纯的努力,是可以赚到钱的。但是,现在单纯的努力搬砖,是不可能赚到太多的钱。只有不断学习,认知升级,你的得到的才会比你想的多得多。
正所谓,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之外的钱
这就是未来,凭“本事”赚钱的未来。
未来已来。
(完)
参考文献:《贾宁财务讲义》 贾宁
邓宁克鲁格效应
刘润
大碗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