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4| 小时候你在父母眼里犯的错 究竟错哪了?
阅读笔记 第4篇
文 | 衡·Isabella
1
你有没有好好想过在你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之前,在家长面前做任何事,是如何被他们判定对错的?
就中国范围之内的家长而言,当身为孩子的你做出了对他有好处又不费力的事情时他们觉得“跟我小时候真像!”
当你做了让他觉得没什么好处还要多费心的事时,他们觉得“我怎么能生出你这么个东西来?你到底像谁?”
从小因为“做错”受过的那些惩罚,回过头去冷静地想一想,无外乎是那些给家长添麻烦、给家长丢面子、给家长添损失之类的事,概而言之,你做的事情如果有损于家长的利益,那你基本会被判定为“错了”,没跑。
很多时候家长判断你是对是错,本质是这样:给我添麻烦就是错的,为我省心省力就是对的。
诚然,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这样。
只因有些为人父母的做了基因传递,生理和肉体上与孩子有一些联系,又恰恰因为这一点联系,就让他觉得在孩子能够脱离他的掌控自立之前,对孩子拥有绝对审判、绝对支配权。他们享受这种权利,却没想过有必要要求自己回馈对等的教育引导义务。
别混淆教育引导和家长权威这两件事。
什么是教育引导?
孩子不论做了对于父母来说,麻烦或损失,还是有利或有益的事之后,家长会先分析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分析之后会与孩子平静地沟通,得到孩子真实的想法反馈之后再和孩子一起商量以后怎样处理类似的情况。
教育引导是承认孩子与自己有很多相似性关联,并非纯粹延续,懂得孩子与父母的差别更多在于生理成熟度上。
什么是家长权威?
当孩子给父母添了麻烦和损失,父母劈头盖脸恫吓“不许这么做!”“你怎么这么丢人!”“你居然做出这种事来,好意思吗?”……
转脸当孩子做了对父母有利有益的事,父母又会满脸堆笑“我儿子/姑娘这么优秀,真不愧是我生的!”“你看,我家孩子数学每次都能拿高分,这智商遗传我啊!”
家长权威无异于要求孩子对自己俯首帖耳的希特勒,对孩子想表达的“不”绝对零容忍。
2
忽然想起韩寒那句“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当时被很多人认为这句话在抖机灵,事实上,就有那么多大人,酷爱用自身利弊为判断基准,干预限制孩子。人之初小,本无对错概念之分别界限,做一件事的对错审判权全在家长。
任何大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孩子眼中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如果孩子想对一个人表达喜爱,很可能会做出肢体上的亲昵举动,这时就会有家长觉得“这小孩真早熟,这么小就喜欢美女/帅哥,长大不得了哟!”
这样的家长以自己的正负价值为准则去评判孩子,狭隘又愚蠢,也正因诸如此类的评判一再出现,才塑造出各式充满矛盾的个体。
每个人身上的问题,都以家长给过的初始影响为基础,在他人的评判之中不断叠加。
孩子自出生起,总会跌入他人之地狱。父母是他人,却又不是一般的他人,当父母不去做他人的帮凶,他的孩子才有机会重返人间。
—衡·Isabella
20170816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