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带文课型的思考与实践

2022-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冰糖橘_be87

郑炜娜

在大单元整合教学中,以文带文是一种常见的整合手法。以文带文课型的教学内容,以两“文”为支撑,第一个“文”是语文教材的篇目,是核心;第二个“文”是与课本主题相关的课外篇目,也可称为X,即1+X。

在传统的语文课上,一篇课文老师往往要进行2至3个课时才能讲完,教师往往把课文掰碎了,揉碎了喂给孩子。总以为讲了学生才能明白,不讲不放心。误将“讲到”等同于“学到”,而以文带文的课型,目的是实现课外阅读课内教,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学生至少学到两篇同类课文。从内容上,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从能力上,对学生的积累运用类比等能力也是一个训练。如何才能有效落实以文带文教学呢?

老师少提问,学生多读书;

老师少讲解,学生多分享;

学生少做练习题,多做批注笔记。

“三少三多”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求都比较高。

下面就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谈谈自己的以文带文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课时,

课伊始,出示诗歌《关爱是小溪》引出单元主题。

关爱是小溪,柔柔的,浅浅的。

关爱是白云,轻轻的,淡淡的。

关爱是太阳,红红的,暖暖的。

关爱是棉花糖,软软的,甜甜的。

如果丢了她,心里就会酸酸的。

学生诵读诗歌后,板书关爱,明确单元主题用思维导图梳理单元篇目,自测单元二类生字。(大概用时八分钟)

导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语录引出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自由初读课文,检查字词。(用时六分钟)

出示资料袋,了解雷锋。过渡语:“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都做了哪些好事呢?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

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雷锋做的好事,指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一环节概括对二年级学生要求过高,学生能力达不到,浪费了不少时间)

读句子想画面,以读代讲。

主要采用轮读,减词对读,师生承接读等方式,重点朗读课文的第二和第四小节,最后通过问答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在朗读中穿插了词语教学,通过看图片,学生理解泥泞和荆棘两个字,进行词组拓展

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此环节应该整合在读文中采用问答读的方式,积累词组搭配)(用时20分钟)

指导写“背和冒”两个字。(用时六分钟)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回顾雷锋做的两件好事,读文章(五分钟)

出示课后题,练习说话(五分钟)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导语:雷锋的故事许许多多,老师讲雷锋故事《雷锋修桥》,学生分享雷锋故事(此环节可以改为小组交流,会更节省时间)。

诵读诗歌《千万个小雷锋》,拓展延伸现实生活中,你见过雷锋吗?在哪里?他做了什么?(用时15分钟)

采用以下句式回答:

我觉得(  谁)是“活雷锋”,因为他(做了什么事)。(五分钟)

指导书写“锋和昨”(五分钟)

反思:本课的教学,共融入了两首诗歌和一篇故事,有效扩充了学习资源,由于学生手里没有纸质阅读资料,学生缺少默读与思考,扩展阅读显得空泛。第一课时教学讲的还是太多,尤其是字词教学中,增加了形近字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等内容,可以课堂又回到了老一套的讲解填鸭练习式,设计不够巧妙。小问题过多,指名学生回答占用时间太长,要控制。说话练习要放在小组交流,减少个人交流的时间,让大家都参与其中,达到人人练习的目的。

课堂的取舍是以文带文顺利实施的核心。备课中,教学的目标设定很重要,基础目标,核心目标和延伸目标必须明确,努力做到,基础目标保底,核心目标扎实,延伸目标有效。

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读一读,画一画,批一批,说一说,练一练,减少无效问答和无效交流。

以文带文的有效实施,对老师的备课要求很高,拿来主义和照本宣科是万万不行的。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不浪费一分一秒,X才能带进去。同时对学生的课堂常规和学习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反复训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