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迢遥 星河灿烂
同样是写作,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杨绛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此生热爱,她们都是一直写到老。而我们,这一份文字情缘要怎样来坚守,才能达成心中所愿呢?
01 牙疼正当时
风儿摇落了一树紫色的毛毛狗,又一个春天轻而易举地来了。我决定再也不讲课了。我天生没有面对面表达的欲望,虽然面对着那些纯真又满怀希望的眼睛,我似乎从未缺乏过耐心,但是我知道,我发自内心其实是不喜欢这份工作的,总是想逃。
那么就逃。三十三岁这年的初夏,我无事一身轻,忽然很想去自考个中文本科,J认真琢磨了一下,陪我一起去报了名。很快,培训课程就开始了,周六周日,满满的课。那时我家的宝贝在乡下奶奶那儿读小学,我和J又开始了二人世界的生活。
二人世界其实一点也不轻松,为了多赚点银子在城市里支付各种开销,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还能有机会走进古汉语、古文选、现文选的课堂,内心自是十分欢喜。
但没过多久,要命的牙疼就来了,疼得人心烦意乱直想以头撞墙。尝试了各种止疼方法,什么花椒、大蒜、牙痛灵轮番上阵,终于稍有缓解。那晚,J去街边买了一份报纸,回来递给我一张并诡秘地笑着说:你看看报纸,兴许就忘了牙疼了。
我接过报纸一看,头版醒目位置上有一条靓丽的招聘启事:本报面向社会招聘编辑、记者……我把启事仔仔细细读了两遍,觉得自己的条件基本符合。唯有一条:学历不够,人家要的是本科以上。转念一想,我的中文本科自考正在进行中,本科证书指日可待。机会难得,还犹豫什么,赶快收拾收拾报名去吧。
我去电视台时已经是报名的最后一日,考试时间就定在第二天早上八点,考试时长是三个小时。
很顺利地报了名。原来此次选拔,学历不是门槛儿,写出漂亮稿子才是关键。那天晚上,我积极准备第二天的考试,竟忘了牙疼这件事。等匆匆进了考场,我的牙疼不治而愈。
入职之后我才知道,那是我们报纸唯一的一次公开招聘,命运之神把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那样,以耐人寻味的方式推向了我。
02 二十年编采历练
2000至2020,我在媒体(包括报纸和电视)整整呆了20年,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我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我最爱的事业。报纸从繁荣到鼎盛到日薄西山,这整个过程我都一一见证,其中的酸甜苦辣也都一一品尝。
我喜欢这份编辑工作,读书、读报、看杂志、写文章、选稿子、改稿子……我做着我喜爱的事,还有人付给我工资和稿酬,想想,梦里都要笑醒。
编辑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写稿能力、组稿能力、删改能力、勘误能力、版面策划能力等等,训练每日都在进行,进步微不可察,但走过一段路回望,你会看见那些成长。
说说删改吧。我自己就是一个写稿子的人,1991年我在《辽河》上发表第一篇文章,之后陆陆续续,报纸杂志上不时有作品刊出。
我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写稿也不糊弄,我写的文章编辑在刊发时一般很少改动,凡动的地方过后我都会认真琢磨,为什么编辑会如此改动,改动之后好在哪里。但等我做了编辑我才知道,原来删稿改稿乃是编辑的份内之责、必行之事。
有一段时间,主编要求我们对稿件大刀阔斧地删改,比如副刊的某些稿件,一千字的稿要痛下杀手,删到五六百字刊发。将心比心,我老是不忍下手。我也的确见识过,某位编辑没有那个耐心细品原稿,只一味大刀阔斧地砍削,结果一篇挺好的法治大稿被他砍得支离破碎。
报纸由于版面所限,写文要求尽量精短,以最少的文字写出最抓人眼球的内容。副刊和文化版也是如此,很少有超过两千字的长文。
作为一名编辑,处理稿件的过程也是自我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我们报纸为鲍尔吉•原野开设了专栏。原野老师的稿子每一篇都是用心之作,有时版面过于紧张,我试图删减一下他的文稿,结果发现,没门儿。不是他禁止你下手,而是你根本无处下手。他的文章一字一句紧紧相扣,删掉哪一处都是缺失。我仔细品读玩味,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大家的风采。
好文章读得多了,自己的品鉴能力也上来了,再回头看我们这些不成熟的写作者,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云里雾里水分多多,的确还需要刻苦历练。
03 上稿没有那么难
报纸的副刊投稿相对容易,千八百字,写些家长里短的故事、生活感悟之类,酸甜苦辣皆可入稿,门槛不算高。要的是作者持之以恒的坚持,若真有些才情,又能持续输出,收入也颇丰厚。
我熟识我们本地的一位全国知名作家,他博览群书,笔力不凡,千八百字的稿子信手拈来,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他笔下的文字提点生活、灵动有趣,钱家大爷刘家二婶、爬树的张三下河的李四、田园风光鸡零狗碎、旅游摄影、收藏理财……生活中所见所悟皆可成文。
我做副刊编辑的最初几年,正是这位老兄大批量投稿的年代,市里几家报纸的副刊编辑,都受过他的非刻意骚扰,他的稿子一来就是七八篇十来篇,客观地说,他写的确实很好,篇篇都可刊用,但是新稿与陈年旧稿混杂在一起,实在考验编辑的眼力和记忆力。
后来,备受折磨之下,编辑们干脆很少采用他的稿件了,用这位老兄的话说:他在家乡被封杀了……
但他手中存货多多,他四处开疆拓土,彼时已经迈向全国更广阔的文学天地。一直到今天,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只要你稍加留意,准还能看得到这位大咖的名字。他的稿费单子漫天飞舞,有时一来就是一摞儿,每张从三五十块到三五百块不等,可以说,这位老兄是我亲眼所见最成功的一个自由撰稿人,仅凭一支生花妙笔,刷刷点点,二三十年来收获拥趸无数,赚取银钱无数。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写稿换钱这条路,只要你肯勇往直前,康庄大道真的有。
04 为什么摇摆不定
写这一节,老是卡壳,所以耽延了不少时日。写了删,删了写,其实是不想直面怠惰懒散的自己。从1991到2021,我与文字结缘,整整30年,现在回头看看,那一份对文字的执着与热爱,只是虚名,除了小打小闹赚点散碎银两,好像真没留下什么让自己特别满意的拿得出手的好作品。
很惭愧,我妄称热爱,其实是个在写作之路上摇摆不定的人。没有时间?没有才情?俗事纷扰?条件所限?罗列出来的理由都是借口,说来说去,我只是不肯付出辛苦和努力罢了。
码字儿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一个体力活儿,每一部鸿篇巨制,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删改打磨,所谓“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说的实非虚言,但那样的辛苦付出,想想就让我畏缩。
于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理由之一:多读书。读书使人眼界开阔,但书读得多了,在我却成了写作的一种阻碍,因为越来越发觉,简直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了,想写的东西,早都有人写过了。
码字儿是个辛苦活儿,收入还颇不稳定,多少例子活生生地摆在那里,有许多写作者码了一辈子的字,把自己累得几乎瘫掉,生活却依旧捉襟见肘……
所以,又给自己找借口,理由之二——自由写,纯粹写,不为五斗米折腰。理想的状态是,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不必以稿费来维持生计,不必考虑什么样的稿件编辑可以录用,只是随意写来,可长可短,可繁可简,写我能看到和感悟的大千世界世态人心,写我梦想中的奇幻佳境华美篇章……
其实,当初我来简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践行自由写。但如今整整两年过去,东一耙子西一扫帚,我想创作的东西依然没有真正开始,手边可以有效利用的时间却变得越来越少。
扪心自问,浸在血脉里的这份对文字的执着与热爱,果真能轻松放下吗,显然不能。所以,还是抛下一箩筐的借口勇往直前吧,摇摆不定只能羁绊了自己。
05 此路迢遥勇者胜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马尔克斯说:作家在活着的时候成名是件坏事情。出发点不同,他们说的都有道理。
张爱玲24岁出版小说集《传奇》,收录了她的《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等10篇小说。马尔克斯28岁出版中篇小说《枯枝败叶》,40岁出版了享誉全球的《百年孤独》。
他们出名都很早。年轻自有一股睥睨周遭的霸气在,他们豪情满腔,奋勇向前,笔下任意挥洒,不经意间就会有令人称奇的神来之笔。
所以,你若才华横溢正当好时光,千万别浪费,及时努力去冲杀一番吧。
写到这儿,忽然想起我的一个好朋友文章里的一句话,“她虽然柔弱,但却手举大刀片奋力杀出十里之外,十里之外却是暂无对手了,这就是成功。”很形象,巾帼不让须眉,这也是对“出名要趁早”的另一种注解。
网络时代,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比比皆是,一部一部的中长篇堂而皇之地摆在那里,让我辈汗颜。不管什么时候,拿作品说话都是硬道理。
写作是一件很玄妙的事,博士生可能写得更好也可能写得更糟,放牛娃可能从未想过他会端起文学的饭碗,结果却端得有模有样。
不问来路,不忧前程,用心埋头书写,拿出成果才是真。路有千万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世间没有白走的路,过往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助力你我走向更好的未来。
享年105岁的杨绛先生,将近百岁时还在用心书写,体力精力尚佳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味怠惰?
从现在开始,做好规划,稳稳地迈步启程,哪怕是一小步一小步地推进,也好过瞻前顾后裹足不前。人在简书,相互激励——流年随水逝,群星闪耀时。
蓝江原创,禁止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