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文存杂文录散文

得书小记04——闲逛天心阁

2018-04-01  本文已影响198人  讲故事的阿山
入口处的书摊

  天心阁有一个旧货市场,卖些“文玩”旧物杂项,周五周六周日开市。听飞哥说,旧货市场原在清水塘,现在一分为二,分别在天心阁和大麓古玩城外的韭菜园。和“书龄”长的书友聊天时,他们多会说起在清水塘淘旧书的往事,那里似乎从不缺少好书,让听故事的我恨没有早生十年。

  旧书摊大一时去过,那时摆在简牍博物馆旁,书摊多书也多。现在只剩下几个旧书摊子,摆在古玩城地下车库入口的斜坡上,偶尔也会去逛逛,虽然淘不到什么书,可还是能过一把淘旧书的瘾。

  今天周末,阳光不俗,是个逛天心阁的天气,从早谷塘步行到望麓桥,坐上314,很幸运,没堵车。天心阁还是老样子,摊主按摊位摆好货物,闲逛的人或站或蹲,眼睛总是盯着地摊上的玩意儿。我逛天心阁的旧货市场一般是直奔旧书摊,文玩杂项这玩意儿水深,已在书坑不能自拔的我,不想再多给自己找一坑了。

  车库通道口的书摊,固定的有三家,书较多,也杂。靠坡上方的书摊老板是个壮男人,卖书也卖其他杂项,他的书开价相对较高,在这买书我一般会还价,报价超过二十的先砍一半再说。中间那家书摊老板是邵阳人,报价算公允,不必还价。今天在这买了一本文革时期的政治读物——《深入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书中林彪的帽子不少:“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社会帝国主义的走狗”……政治的吊诡,我辈实难想见,更难想通,书中对林彪的一句概括很有意思,摘录在此:“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坡底的书摊旧文学书居多,各个时期的“毛选”也多,摊主估摸50多岁,给人的感觉很实诚,旧书的报价不高,也好说话。曾在这一次买过数十本外国文学,是湖南省歌舞团的剔旧书,6元一本,现在手中的网格本《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莎士比亚全集》都是这一批书里面的。

  在天心阁闲逛也能听到一些有趣的故事,某次蹲在书摊前选书,隔壁卖古钱币的小伙子向书摊主抱怨买主:“这老头子太精了,把真的全选走,假的全给我留下了。”

  一座城市有这样一处旧货市场是极好的,不仅能解决一部分人的生计,还能给城市增添一道风景,对于有旧物情节的人来说,在这样的地方闲逛更是一种享受。

喝茶翻书晒太阳

  从天心阁出来,便直奔民生书局,这是自己常逛的书店之一,老板鲁航待人真诚,许多来店买书的人都同他成了朋友,我也是其中一个。走到书局,见局长和飞哥在门口晒着太阳喝着茶,十分惬意,民生就是这样,好友来了,有好书,也有好茶。只是今天为取书而来,先顾不上喝茶,进门先找书,民生新进的这批书里,多“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书。周作人、林语堂、汪曾祺、胡适、余华、鲁迅、老舍、白先勇等当代文学名家的书不少,品相内容俱佳,售价也低,原价打4折。

“世纪文学60家”书系

  除此前在民生群里抢到的《周作人精选集》外又看上了《周作人的清风苦雨》一书,原本只是打算在局里翻翻,谁知一翻就停不下来,非得买下才能罢休。此前对周作人多有误会,从不看他的书,经尹先生推荐后才去翻看,周作人的文字有生活的味道,文字很淡,读起来却很有滋味。《周作人的清风苦雨》算是周的传记,不过书中文字多和周作人的文学风格、创作思想相关,或许编者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周作人,一个文学的周作人。在店内闲翻时看到书中这样一段话,顺手给拍了下来:“周的困惑,还来自他个人的思想判断,也就是他坚定的个人自由主义立场,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宽容共存观念,使他对道德评判和群众运动抱有天然的警惕甚或厌恶。”(p187)

  在民生有一意外收获,一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摄影作品选集》无意间让自己发现了。翻看集子里的照片,典型的“文革风格”,决不能少的领袖大幅照片,内容全和“文化大革命”相关,政治色彩浓厚。看这样的照片可以给人很强的震撼,高大的人物形象、强烈的色彩对比,还有就是你几乎不能从照片中感受到人的消极情绪,那一张张的照片、图片,人物神态或坚定、或慈祥、或亲切,激情永远高涨。


  今天是2018年返长后第一次逛天心阁,过了瘾也有收获。晚上十点后开始敲字记录,慵散地坐在仓库门口,电脑放在大腿上,不觉已是深夜,膝盖感受到了丝丝凉意,一只黄鼠狼从面前走过。

  附:

  “世纪文学60家”书系在民生书局初遇,购《周作人精选集》(第5版第6次印刷)。

  好书的人多有一个癖好——如果十分喜欢一本书就希望尽可能多地收集这本书的不同版本,在阅读把玩中比较版本间的异同。或是装帧设计、或是内容的差异(《毛泽东选集》一书印量大,版次多,据说不同版次间内容有较多不同,特别是同最初的版本。我没有收集也没有对比,对这种观点无法做出肯否性的结论,读者朋友也就权且听听罢)、又或是翻译水平等。

  昨日同巽杰往书友西楼望月处选书,遇见《莫言精选集》一书,2006年1版1印,平装,纸张粗糙。书的内页设计同手中的精装版无太大差异,内容都是“世纪文学60家”书系总策划、“世纪文学60家”评选专家名单、出版前言、目录、名家推荐文章、正文、该作者“创作要目”。唯一不同又颇有趣味的是初版本将“世纪文学60家”的评选结果公布在了书中,作家的排名、专家和读者评分,一目了然。仔细看这个名单,排名第一的是鲁迅,专家评分读者评分皆是100,紧随其后的是张爱玲,专家评分100,读者评分97,沈从文先生读者评分96,排名第三。名单中也有得分差异较大的,如金庸专评70,读评却是98、林语堂专评54,读评87、顾城专评29,读评95、三毛专评22,读评85、李劼人专评78,读评22。

  “世纪文学60家”2005年开始策划出版,那时的评选结果现在看来确有难以理解的地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界和读者群体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那时的一个评选结果名单如今似也没有继续附在书中的必要。我是赞同新版本将评选结果名单删去的,只是见到初版的排名还是觉得有趣,虽然至今为止一直不曾读过莫言,但还是将这书收了。一为这个名单,一为同莫言的“偶遇”创造条件。

(“附”文内容于2018.4.12补记)

评选结果一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