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题为王

2019-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生而不息

一直感觉《分隔十年再相会》一稿有些问题,昨天下午与丁兆磊就电视稿如何写讨论交流后,才恍然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依据《分隔十年再相会》报纸稿的内容,略加改编后,一份电视稿很容易写出来了。两份儿一块上交。

报纸稿头儿比较满意,但看了电视稿后,非要看看拍摄的镜头。一看之后,说镜头不足。我也很无奈儿,那天现场就没有干活,约拍的又不是我。电视稿内容必须要压缩。头儿丢过来一句话。

苦着脸,肯定不能套用原来的写法。思来想去,咬咬牙,只有改成消息了,才能够简短。

一入手,才感觉将原来故事性通讯改成信息是很困难的。

对面坐着的丁兆磊出现在我的身边。救星啊救星,丁大救星来救我了。这心中的幸福感如火山般喷发。

全部推翻,从导语到口播到同期声一点一点抠儿。

头儿也加入了。头儿就是水平高,略加指点,一个故事性开头出来了,使原本平淡的开头顿时多了几份蛊惑力。嘿嘿,心中不由很是佩服,故事性开头十消息本体不正是现在提倡的吗?

头儿走后,丁丁和我继续抠内容。慢慢地思路清晰了,写什么清楚了。

在大刀阔斧地改造下,撕去砍下“轨枕喜剧性重逢,主人公的如新疆铁路发展般个人经历后”等等故事性情节,才发现对主题的挖掘和展示是很不够的。

闲置资源再利用,再利用后的效果如何。才是本次写作的目的。

在经过如外科手术般,深入剔除华冠丽服、虚有其表的故事性情节。在运用直接揭示主题的消息写法后,才明白采访角度的偏离,采访目的的把握不准,导致虚有喜剧般内容,曲折般情节,而无主题深刻展示的事实性材料。

采之前,写之前,首要考虑的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再深入考虑怎么表现的问题。或者说搞清楚为什么写,这才是最关键的。

明白了这点,电视稿很顺畅的完成了,但也遗憾。

同时,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报纸稿一直有让自己不舒服,感觉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主题的揭示不到位。

明白了这点,心里稍稍舒服些,但又不舒服了,为何前面没想到呢?

附文

时隔五年再相会

本报记者 李宣 孙冬生

“这些轨枕太熟悉了。从2004年开始,我们共同度过了10年岁月,是‘老伙计’了。只是没有想到分别5年后,在这里又重逢了。”在乌鲁木齐站扩能改造施工现场,乌鲁木齐高铁维修段专业维修车间主任潘从明手抚着轨枕端部“Ⅲ 02 哈”的字样,略带激动地说道。

担任高铁维修段专业维修车间主任,是潘从明在工务系统工作过的第三个站段,担任过的第四任车间主任了。“从2004年尾亚线路车间干起,先后干过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由原先只管理工务的职工,到现在管理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的职工,人数也由七八十人壮大至二百余人。”潘先明笑着说,“我的工作经历,就是集团公司工务系统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动写照。”

今年4月份乌鲁木齐站开始扩能改造施工,潘从明所在的车间负责铺设站场新增的四条到发线。铺设所需的4778根轨枕在集团公司的统一调拨下,来到了乌鲁木齐站。

通过向段技术科询问,潘从明了解到这4778根轨枕是集团公司从尾亚调拔过来的。

潘从明曾在哈密工务段尾亚线路车间工作了10年。当时尾亚线路车间管辖线路使用的是那个时期最先进的Ⅲ型轨,线路稳定性比较高,大大降低了职工的检修工作量。潘从明说,那10年中,我们一步一根地检查这些Ⅲ型轨枕,与这批轨枕的深厚感情也是那时结下的。

2014年由于新疆铁路发展需要,对既有兰新线路红柳河至烟墩段进行改造,关闭了天湖、尾亚等小站,这批轨枕暂时转入了“预备役”,潘从明也离开了尾亚。

今年3月按照集团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要求,对可使用旧轨料实施集中回收再利用,红柳河至烟墩段的闲置轨枕一部分调剂至南疆铁路提速改造工程中,加密线路轨枕。一部分轨枕来到了乌鲁木齐站。

“我没有想到能在乌鲁木齐站与这老伙计相逢,实在是太有缘了。”潘从明站在这批轨枕旁边,激动来回抚摸这轨枕。

“我和这老伙计从十年相伴,五年分离,再到今年重逢,这是跟随着新疆铁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今在集团公司资源集约化管理中,这些轨枕又回到我这儿,能让这些轨枕在现代化的高铁站再次焕发生机,我十分欣慰。”潘从明望着他们铺好的线路,憧憬着与老伙计再次相伴的美好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