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化小小影事多简书电影院

有一种反腐叫做“面币思过”,手撕贪官,我只服《人民的名义》

2017-04-06  本文已影响328人  d39855516de8

老少咸宜的国产反贪神剧,《人民的名义》处处暗讽官场

这个清明假期只有两种过法,守着电视机刷《人民的名义》和其他过法。

自3月28日在《湖南卫视》开播短短几天,《人民的名义》在豆瓣上的评分最高升至9.1分,五星评分占59%;在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高达5.7亿次,引发35.1万次讨论。

《人民的名义》“规格”之高,高在剖析反腐之烈度、深度开创了新境界,高在1.2亿投资创下同题材电视剧之最,也高在让国产剧有了高颜值高智商检察官等方方面面。该剧播出后,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不少观众表示被剧情和细节“圈粉”。

谁也没想到,新一轮的反腐讨论是由一部老少咸宜的国产反贪剧引发的。

(网友 @多多:自从人民的名义开播,我家三代代沟终于填平了)

这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竟然成为今年第一部被全民讨论的电视剧。综观其火爆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演技,二是题材。

超强制作阵容,高质量出片是必然事件

编剧周梅森——政治小说第一人。好剧须有好剧本。此前,周梅森的官场政治小说包括了《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国家公诉》等作品,这些作品相继被改编成电视剧。对于《人民的名义》的创作更是——八年沉淀,六易其稿。

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国家一级导演和中国十佳制片人,此前的作品包括《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等电视剧。但对于《人民的名义》来说,更有裨益的是,李路导演科班出身,但读过长江商学院,曾经出任过南京电影制片厂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和江苏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总投资1.2亿人民币。

全明星阵容——演员上档次、有功力,聚集40多位老中青年实力演员齐飙演技。这种主旋律正剧的操作方法从《建国大业》开始就在不断证明着商业上的可行性,为《人民的名义》注入了高口碑自来水。

聚集40多位老中青年实力演员齐飙演技。且来看看老戏骨侯勇的实力圈粉。

不少网友表示看了侯勇的这段表演就想哭。

除了老戏骨飙戏实力圈粉外,剧中检方为了点清赵德汉的现金上演的花式点钞法也让网友大呼看得过瘾。

手法娴熟,如同行云流水

一指禅式的小鸡啄米点法,手法相当可爱

有一抓一大把式挠痒痒点法

还有完全看不懂的点法

手挥琵琶式点法

撵、戳、抓、推、拨,数钱都能让人得到艺术般的享受。要知道这不是特技也不是花活儿,而是真正银行从业人员的点钞大法,据说为了拍摄这场戏,全国点钞比赛的前三名都亲自上阵了。

剧情——现代版《官场现形记》+国产版《纸牌屋》

除了演员保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出品,隶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制作背景,就使得《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反腐剧,在剧情上也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假大空”社会主义警检片。

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行动为主线,讲述了一系列反腐败的警检故事,几乎所有案件都是真实案件改编

剧中第一个落网的赵德汉人物原型就是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2014年4月,魏鹏远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办案人员在其家中发现2.3亿现金,清点金额时,当场烧坏了4台验钞机。

另一方面,该剧能在短时间内火热空前,也与社会公众对现实反腐的深刻期望有关。尽管《人民的名义》只是一部非写实的反腐剧,但由于反映的是反腐这一公众高度关注的敏感性题材,其所承载的是人民长久以来的不平、不满,甚至还被人赋予“改变国家”的殷切期望,因此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现实“代入感”。毕竟,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反腐既是国际关注焦点,也是国内民心所向,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强前所未有。《人民的名义》打破了自2014年开始长达十三年反腐题材影视作品没有跟上现实的尴尬现状。

《人民的名义》从一开始就打出了“十三年来第一部被解封的反腐剧”的口号,“直面当代中国官场大面积坍塌的腐败现象”,“直接捅到副国级”,在十九大临近,反腐成为主旋律的当下,这样一部根正苗红,尺度惊人的剧,来得正是时候。不仅观众被惊呆,就连侯勇老师本人在看到这高度还原真实案例的场景之后都被震撼了!

@人民日报评论:“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击中了反腐败的社会心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我们是否可以做出“改变社会”的作品?《人民的名义》,或许是一个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