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行是如此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4617871/92c4e00fcefed50f.jpg)
人生的修行是多方面的,于我而言,但最重要的恐怕是性情。
年轻好胜,怕是很多人有的毛病。这里说的毛病当然不是指在事业上的追求进步,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某些富有争议的问题的处置时,总是力图把自己以为对的看法和意见加给所有的人,哪怕此事其实根本就与自己无半点关联。于是犯下了善争好辩的毛病。等自己明白这一切的时候,虽晚倒也觉得获益非浅。从那以后,看见像自己一类的人被人讽为“天上知道一半,地下全知”,就替从前的自己感到羞惭,也暗暗告诫自己:少说话,少充能,智慧和涵养更在乎缄默中。也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不吱声,不意味着没有智慧,有时人家只是在等一个机会,不跟你争辩不是他不占理,而是人家懒得跟你争,或者就是告诉你,你根本不跟他在一个对话的平台,不争不辩其实就已经把自己置于一个高度。
尽管如此,尽管总告诫自己,然而,然而,一个人的性格缺陷就如同一个狡诈阴险的特务,不管平时怎么伪装,在最危险的时候就总会露出马脚。
在上周短短五天内就犯忌数次,为此我痛悔不已,却已无法挽回。每每深思,就觉得其实不单单是性格问题。
第一次,学校到年级组就中小学合一处后带来的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的问题征求老师的意见。旁边同事马上说,小学合一起吵死我们了,我冲口而出,这个就不用提了,小学生闹是天性,再说你提了也没法解决,就没有必要提。或许我说话口气太冲,同事也气冲冲起来:“让我们提,还没说,就说不用提……”就这样我一言他一语,争执起来,当然最后不欢而散。结果后来让其它人提,人家也都觉得说了无益,一个个缄口不言。
就在我事后为自己的克制不够大为恼火时,周五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再次陷入自责愧惭的旋涡。事情源于参加普通话大赛,我也是随意将自己参赛的页面发送自己参与的几个群,原本想着是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并当作工作任务部署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哪知一切的媒体行为都浸淫了商业因素,参赛页面链接了商业广告,恰巧一个懂行的朋友发现了这事,当即指出我不该把不安全的网页分享入工作群,给大家带来信息安全的隐患,当时我自己觉得受冤万分,再次没有hold住,又一次唇枪舌剑,硝烟弥漫。
![](https://img.haomeiwen.com/i4617871/c8c8af0fe3d12d84.jpg)
接连不断的发生事故,我再也不能坐视如常,一夜就不能安眠。仅仅是性格直爽,爱冲动吗?
不,绝不是如此。
想来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得多,而面对别人提出的意见,一见不合就起而反之。还是自私,还是狭隘,还是不懂得尊重。
同事提出的问题,真的不能解决吗?有些事在某些时候很起来是死局,过一段时间,换一个角度,很可能迎刃而解。而就是不能解决,提出来,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就是一时解决不了,或许大家就只是想吐吐槽,发泄一下心中不舒服的情绪而已,学校给这个渠道,也许就是这个意图,我有什么理由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他人,来决定人家有必要提或没有必要提。说到底只是因为做事情只是着眼于一已之私,而不能切身去体谅人家的感受。每一个人是不同的,你能忍受的只是自己对此不敏感而已,而在他人或许就是不能忍受的,凭什么人家不能忍受连叫苦都不让。时常说要尊重人,尊重人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人的不同感受,尤其是对自己不能理解的感受给予包容,方才显出尊重的意义与价值。如若是与自己能理解的意见赞同,就谈不上尊重与理解。
周五朋友的提醒更是如此,自己是觉得冤枉不已,自己也的确不知情,自己也的确能力不及来让分享页面确保安全。可是就因为这些就能将责任推卸干净吗?朋友原本是一番好意,自己却仅仅因为一点点小冤屈就是非不分,不仅如此,还把一个工作群的大众空间闹腾得烟尘四飞。细想之,如果朋友作为精于技术的专业人才致力于维护网络的纯净与安全,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这种专业精神也是可贵的,并且这种提醒让我从此免于无意中带给亲人朋友受到信息危险的侵扰,这难道不该感恩吗?为什么还气冲冲对人?不就是因为对方说话口气冲了点儿?医生为了治病还动刀子割你的肉呢!
有人说,不跟不在一个层次的人对话,前几天我朋友圈转发,觉得说的特别有理,也引来不少人点赞和转发。想来也是说出了好多人心中想说而未敢说出的话。可静下心来想,也未必全对。是的,有些看法、做法,甚至活法,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和赞同的,我们不跟不理解的人去争辨和解释,固然少了很多麻烦,也有利于用更多的精力去投入自己认定的事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显出一定的境界、涵养和胸怀。只是殊不知,当你拒绝与人对话时,其实骨子里是把他人踩在脚下,把自己放在一个高度,获得了一种精神上居高临下的优势,这样一来,相处的另一方如果不是傻子,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一种冷漠或压抑。平时不表现出来,内里的火却是越压越旺的。一朝爆发,便会天崩地裂,势不两立的。如此说来,也不是一种化解矛盾的好办法。
年纪不小却肝火甚旺,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尤其在公众场合,不仅伤害了对方,而且给所有处于这个空间里的无辜的他人制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我深有体会,这是不爽的,而且是大不爽的。我们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地位,那些都可以是浮云,唯独,天天生活的空间里却不能没有了舒适自在的氛围,说白话点儿是氛围,说庄严点就是文化。舒适自由的文化氛围可以化解很多生活的逼仄,让我们去过滤生活中的琐碎与尴尬。
我为自己的失德而惭愧万分,也想真诚地跟受到伤害的人道歉。但又想着口头道歉容易,以后的以后,会怎么样呢?急迫处会不会重演?特此为文,以自警。
![](https://img.haomeiwen.com/i4617871/91ed287b1bf18ff5.jpg)
常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想必既为修行,必是不容易的。想到大文豪苏轼的“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的故事,自己也觉释然很多。愿未来的自己能有所长进。自己常教导学生说:“不要总在过一个弥补的人生。”被自己伤过的人,不管你自己如何诚挚地道歉,也不能如初始之完美。愿自己用来教训学生的话,不成为学生用来回击自己的笑柄。
201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