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这样做教师(四)
中师学历,当时虽然还吃香,但学校已经开始有了教院毕业的大学生了。虽然不多,实属凤毛麟角,但也艳羡人。领导都称他们为“某大”,如王姓的就称“王大”,李姓的就称“李大”。学生、家长一听人家是大学生,就对人家高看一眼。好学生都想到人家的班里就读,但我偏偏不信这个邪。但我也不想久居人后。
怎么办,我也不想在学历方面落后于人。脱产上教院,取大专学历,我梦寐以求,但学校不允许,我只好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好在我不孤单,学校大多数年轻老师都在报考,当然,大部分是跟风,坚持下来的没几个。但有我的领路人,如王老师;同龄比肩奋斗的马老师。
参加自学考试,重要的是要克服工学矛盾。必须树立工作第一、考试第二的原则。备课、上课、批阅作业、课后辅导、学生管理、各类活动这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几个本身就是工作中的佼佼者,各项工作遥遥领先,凡事都走在别的教师的前列。领导听课以及常规检查,我们都堪称优秀、典型。我们可利用的都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早上我们比别的老师早一小时,中午我们不休息,晚上我们学习到十二点是经常的事。
拿我来说,我早晨起得比学生早,做好办公室的卫生,一个人静静地读书,学生进教室后,我和学生一起晨读。中午,别人都在午休,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做题,晚自习 我在教室一边督促学生,一边看书。晚自习下,督促学生就寝后,刷题至深夜。那时,刚刚兴起跳舞,同事都精神抖擞,磨刀霍霍,而我,心无旁骛,一心复习。星期天,我不回家,闭门自修。真是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那时,复习资料很少,我一遍又一遍看书,重点内容识记得滚瓜烂熟。听同学说,兰州市小沟头有自学考试报,我便从邮局订购,每份报来,我都如获至宝,反复看,强化记忆。所以,我每门课都是一次过,而且是高分通过。仅用两年时间,我取得了大专学历,头上也顶上了“大”字 终于跻身大学生行列,甭提多高兴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太顺利了,也就会遭人嫉妒。我的老师,我的同事,每次考试 都有不及格的,有的放弃了考试。他们风言风语,说我上课让学生自学,自己躲在教室后面看书。教导主任、副校长多次查岗,没影的事。而且我所教的课,总是领先其他班级几十分。
大专学历到手了,我仍不满足,我要取得本科学历。1993年,我专升本。那年,我正好第一次带毕业班语文,而且是双班。我以工作为主,考试为辅。五月,我高分被西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录取,六月,我带的两班语文均遥遥领先,位居全县第一。成绩公布的那天,我正好带学生去乡政府油路洒水。消息传来,我高兴得不能自已,和几个同事喝酒庆幸,我第一次喝酒,居然没醉。我实现了个人与工作的双赢。我名声大操,县中领导欲调我去任教,学校领导许诺提拔我中层任职,我陷入了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