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第240天《地数 第七十七》第一部分
《管子》学习第240天《地数 第七十七》第一部分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封禅之王,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桓公曰:“何谓得失之数皆在此?”管子对曰:“昔者桀霸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七十里之薄而用有余。天非独为汤雨菽粟,而地非独为汤出财物也。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策坐起之。费时也,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而树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此若言可得闻乎?’伯高对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其荣者,君谨封而祭之。距封十里而为一坛,是则使乘者下行,行者趋。若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则与折取之远矣。’修教十年,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故天下之君顿戟壹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
字词注释
[1]出水:水的发源地,指山。
[2]受水:指江、河。
[3]禅于梁父:在梁父山祭地。古代东封泰山时,要在另一座小山祭祀土地,称作禅,此小山就是梁父山。
[4]薄:即亳,商汤时的都城。
[5]伊尹:商汤时的贤臣。通移:流通交换。决塞:打通闭塞。
[6]坐起:指买贱卖贵。
[7]费时也:应作“昔时也”。
[8]陶:本以为制作瓦器,此处比喻打造天下一家的局面。
[9]莞:草名,俗称席子草。树:生长树木。
[10]吾谨逃其蚤牙:意即把山都封起来,加以保护。蚤牙,禽兽爪牙。山树木丰茂则禽兽多,爪牙就多。
[11]慈石:磁石。
[12]铜金:铜矿石。
[13]赭(zhě):含二氧化三铁的石头。一般呈暗棕色,也有的呈土黄色或红色。
[14]荣:此指矿苗。
[15]然则与折取之远矣:此句是说,封禁矿山,百姓就远离,不能随意开采了。与,参与。折取,开采。
[16]顿戟:谓动用干戈引起战争。
[17]见戈:战争发生。
译文参考
桓公说:“以地利来理财的方法,可以讲给我听听吗?”管子回答说:“土地的东西相距为二万八千里,南北相距二万六千里。其中山脉八千里,江河八千里。出产铜矿的山为四百六十七座,产铁的矿山三千六百零九座,这些被人们分别用来种植粮食,开发并制造兵器、铸造钱币。善于利用资源,财用有余;不善于利用,则财用不足。自古以来封泰山、禅梁父的七十二代君王,他们的得失的规律,都在其中。这就是国家的财政。”
桓公问:“为什么叫他们的得失之数都在其中?”管子回答说:“从前,夏桀霸有天下而财用不足;商汤只有方圆七十里的亳地却财用有余。并非天只为商汤降下粮食,亦非地只为商汤出产财物,而是因为伊尹善于从事流通,善于轻重权变,善于适时开发和收闭,及时调放与控制。他能通晓物价高低、政令缓急的策略并随时买贱卖贵获取利益。以前,黄帝曾问伯高说:‘我想将天下融为一家,有办法做到吗?’伯高回答:‘请除掉山上的莞草使树木丰茂,禽兽爪牙众多,我们小心地把山封起来,这样天下就可融为一家。’黄帝说:‘这个道理能讲得具体些吗?’伯高回答说:‘山的表面有丹砂,下面就有金矿;表面有磁石,下面就有铜矿;表面有陵石,下面就有铅、锡、红铜;表面有赤土,下面就有铁矿。这都是山上现出矿苗之象。如果山中出现矿苗,国君应该严密地封山而进行祭祀。离封地十里设一个祭坛,使乘车到此者下车而行,步行到此者快步而过。违反命令的,判处死罪,决不赦免。这样,人们就远离矿区不敢随便开采了。’黄帝制定这一禁令仅十年,当葛卢山发生山洪,金属矿石随之泄出,蚩尤就接管并控制了这一地区,开发矿藏制造出剑、铠、矛、戟,同年兼并了九个诸侯国。雍狐山山洪暴发,金属矿石随之而现,又被蚩尤接管控制,利用矿藏制造出雍狐之戟和芮地之戈,同年又兼并诸侯十二个。因此,黄帝大怒发兵,导致伏尸遍野。由此可见,开采矿藏是战争胜利的根本。”
核心内容解读
本篇名“地数”,即处理土地自然资源,使之为国家增加财富诸问题,反映了先秦时期对地理、资源、经济和政治的综合认识。
文章先谈的是矿产资源之事,强调政府应对这些财富之源严加控制,利用政令的疾徐影响物价,以达到为政府丰财的目的。开篇描述了地理范围,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显示了当时对地理空间的认知。出水和受水的地方各有八千里,表明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分布情况。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座,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座,这些数据展示了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分布情况。
资源的分布直接影响经济活动,铜和铁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尤其在制造工具和武器方面。“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说明了这些资源在军事和货币经济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能者有余,拙者不足”,这反映了资源分配和利用效率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在政治与文化方面,“封禅之王,七十二家”说明了封禅活动的广泛性和参与的诸侯数量,这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密切相关。“得失之数,皆在此内”表明了对国家治理和资源管理的重视,这些数据被用来指导国家的政策和决策。管子的回答不仅仅是对地理数据的描述,更是对国家治理和资源管理的深刻理解。
作者认为“得失之数皆在此”,意指国家的得失规律都可以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文中举了桀和汤的例子,说明即使拥有天下的桀因为治理不善而资源不足,而只有七十里之地的汤却能资源充足。这表明国家的富裕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而在于治理的智慧和策略。管子还提到伊尹的治理智慧,善于“通移、轻重、开阖、决塞”,即通过调节资源的流动、控制经济的轻重缓急、开闭关口、疏通堵塞等手段来实现国家的富裕。这些策略体现了古代经济管理的智慧。作者进一步解释了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他提到山中不同矿物的分布,如丹沙、黄金、慈石、铜金等,说明了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同时,他强调了对这些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才能使国家富裕。管子提到对山川资源的祭祀和管理,强调了古代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敬畏和合理利用。他提到“君谨封而祭之”,即通过祭祀来表达对自然资源的尊重,并通过合理的管理来利用这些资源。
这段内容中还讲述了黄帝问伯高如何将天下之民组建成一个大家庭,伯高的回答和黄帝的行动在多个文献中都有记载。首先,要以农为本,铲除野草,种上五谷,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才能将天下变成一个大家庭。然后,伯高进一步解释说:“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这段话强调了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祭祀的重要性,“若犯令者,罪死不赦”,通过严格的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国家的稳定。黄帝在伯高的建议下,进行了十年的教化工作。期间,葛卢之山发出泉水,金矿随之出现,蚩尤利用这些资源制造了武器,如剑、铠、矛、戟等。同样,雍狐之山也发出泉水,金矿随之出现,蚩尤他掌握了制造武器的技术,并且在战争中使用这些武器。矿产资源的争夺和技术的掌握对于部落和国家的胜利至关重要。
黄帝的治国之道包括自然之道和社会之道,顺应道则生,逆道则亡。黄帝通过教化、管理自然资源、严格法律制度等多种手段,试图将天下变成一个大家庭。作者讲述了诸多历史故事,提示君主应该借鉴前人的治国理念和行动。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中国古代货币史(三)
二 殷周时代的贝和铜
殷周两代是一个很长的时期。殷代的情形只能从卜辞中看出一些,但卜辞都很简短,对于各种制度,不能作详细的研究。周代因有彝器的铭文,而这些彝铭比较多而且详细,所以对于周代的情形,知道得清楚一点。大体上说来,在春秋中叶以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自然经济的成分很浓厚。这从当时的赐锡上可以看出来。彝铭中所记载的赏赐,如果以出现次数的多寡为序,有贝、金、鬯、马、弓、矢、臣、田、车、裘、圭、衣、鬲、布、牛等,最早的货币似乎应当从这些物品中发展出来。
古代赐锡品中,最常见的无过于贝。这种贝是不是货币,若是货币,从什么时候起变成货币,无法加以断定。因为卜辞记载得太简单,而彝铭只记录王侯的言行,人民的经济生活不容易窥察出来。但在周初曾用作支付工具,而且从中国文字的结构上,也可以看出贝和价值的关系。凡与价值有关系的字汇,多带贝傍。所以在中国文字形成的时候,贝壳已是一种价值的代表了。
贝和中国人发生关系很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初期,便已经有贝的使用,相当于传说中的夏代。但夏代使用贝,并不是说夏代就有了货币。自贝的使用到它变成货币,应当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上的距离。因为货币的产生要以商品生产为前提,而且一种物品必须具备各种社会条件,至少要有用途,才能成为货币。小小的贝壳,饥不能食,寒不能衣,有什么用途呢?
从现代某些民族的情形看来,贝可以用作装饰品。中国古代无疑也曾用贝为装饰品,这从贲等字汇的结构上以及古籍中关于贝锦、织贝等的记载上可以知道。有了作为装饰品的用途,就有了使用价值,也就有作为货币的资格了。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古代的人爱好贝壳。在古代的大自然中,能作装饰品的东西很多,比贝壳美观的东西也不少,为什么大家选中贝壳?而且从几十百种贝壳中选定货贝呢?中国有人说,因为古代开化在西北,距海远,贝甚难得,故以为宝。这种观点未免显得想象力的缺乏。贝壳的使用,并不限于中国,全世界的民族,多曾用过。亚洲除中国外,还有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婆罗洲和东印度群岛,高加索北麓、基辅附近以及戈壁沙漠的东南部,都有贝壳出土。美洲方面,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也曾用过贝。非洲沿海一带及澳洲新几内亚北部各岛和索罗门群岛地方都用过贝币。欧洲方面,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初期的遗迹里曾有贝壳的发见。由此可知:不产贝的地方用,产贝的地方也用。而且难得的东西何止贝壳?
外国方面,有人以为原始社会的人,以贝壳象征婴儿出生的门户,把它看作生命的源泉,大家穿戴在身上,作为一种吉利的护符。甚至以为可以助产和使妇人多产。有时用以伴葬,使死者获得新的生命力。这一种解释,是很有见地的。中国一直到现代,货贝还是被有些人看作避邪品,绍兴一带称之为“鬼见怕”,小儿戴在手腕上。中国发掘的古贝,只有齿纹的一边完整,背面或则完全磨平,至少也有一穿孔,而贝壳正以背面最为美观,如果不是有象征作用,就不应损坏它的美点。所以有人以为中国的古贝中,若单是背面有一穿孔,就是作货币用,如果背面磨平,那就是作装饰品用。我对这一点,还不能赞同。背面磨损的大小,可能是各地习惯不同的关系。
对于贝壳的用作货币,还有一种现实的解释,就是因为它具有作为货币的几种基本条件:第一是本身有功用;第二是有天生的单位;第三是坚固耐久;第四是便于携带,因为古代贝的数量不多,而带在身上又能增加美观。
有人会说:产贝之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用作货币,岂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这是不明白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形。用贝的时代,人民生活简单,生产不发达,可供交换的物品很少。而且当时货币经济不发达,即可供交换的东西,也带有实物交换的性质,物主若不需要贝,也会拒绝出卖。并不是身上带几朋贝,便可以为所欲为。而且海中贝壳种类极多,货贝并非满地皆是。
有人会说:贝壳有大小,怎样作价呢?这同样是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当时的价值观念还很薄弱含糊,稍有大小,是不会计较的。就是到了20世纪,人们的价值观念,还是发展得不平衡的,有些人对于戏院中或电车上的同一排位子还要选择,另外一些人则漠不关心。秦始皇的半两钱也是大小不齐的。
贝币在中国的演进,大概经过两个阶段:先是专用作装饰品,这应当是殷商以前的事;其次是用作货币,这大概是殷代到西周间的事。但在它取得货币地位之后,仍可被用作装饰品,正同后代的金银一样。
贝壳本身有天然的单位,这在熔解术不发达的古代,正是它作为货币的一种优越条件。但古代人用贝,多是将其穿索起来,所以一串也成一单位,殷周时代名之为朋。贝朋两字常常连在一起。
卜辞中提到贝字的地方虽然相当多,但提到贝朋的地方却非常少。而且文句简短,看不出用意来。因为单说锡贝朋,可以看作一种支付,也可以看作一种礼物。不过贝壳在殷代就成了一种贵重品,卜辞中的贝字有时同现代的财字差不多。彝铭中“贮”字作“”,贮藏的对象,自然是有价值的东西,这里以贝来代表,可见贝在当时是价值的代表或结晶。
彝铭中的记载,比较详细。但大半是说锡贝若干朋,用作某人尊彝。如果穿凿一下,这已经可以说是十足的货币,因为这种贝朋,可以说是用来购买青铜等原料以及人工的。但实际上恐怕不能作这种如意的解释,因为彝铭中所记载的赐锡品有二三十种,差不多全同尊彝的制作联系在一起,锡马、锡裘,用作宝彝;锡弓、锡田,也作宝彝。有时同时赐锡金、车、弓、矢,都作宝尊彝以为纪念。如果贝是十足的货币,则马、裘、弓、矢、车、臣等也应当是十足的货币;而且卜辞和殷代彝铭中锡贝的朋数不多,最多止到十朋。这有两种解释:第一是殷器留下来的太少,也许有数目多的记载还没有发现;第二是当时是一种多数物币制。可是贝朋的数目往往同彝器的大小没有关系。有时支付的朋数少,造一大器,有时支付的朋数多,反而造一小器。这种情形在周代还是有。所以殷代的锡贝,可能还是作为一种实物,一种装饰品,没有货币的意义在内。
贝壳本来是货币的原始形态,它的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同它的特殊的使用价值是随时会转化的。在每一次支付的时候,也不能硬性地指明它的性质。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中国货币史》,彭信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02月
《管子译注(全二册)》,谢浩范;朱迎平 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