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记忆——难忘的文学鉴赏课
高中时开设了一学期的文学鉴赏课程,授课教师是一位资深的语文王老师,在学校颇有名气。王老师是个不修边幅的老教师,戴着厚重的眼镜,有点络腮胡子,声音有些沙哑,上课很有激情,朗诵诗词时抑扬顿挫,神情十分投入,粗狂的外表、沧桑的声音、细腻的情感,让我觉得他所诵读的都是极好的文章。
文学鉴赏课没有教材,授课内容都是王老师整理推荐的。王老师给我们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些词意原本都是写人间儿女私情,然而王国维先生却很巧妙地借用来讲做学问的境界。一语中的,讲得非常透彻。王老师的推荐也让我们看待问题多了一个视角,领略到更深的层次。
课上背诵了好多教材里没有的名篇,有《橘颂》《离骚》《归去来辞》等。到现在我还记得王老师诵读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选段: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老师在读“离人泪”三个字时,会拖长音,并且声音渐低,闭目陶醉。
还有《项脊轩志》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句总是让我眼前呈现出月朗星稀宁静夏夜的岁月静好。我还引用这一句作为临别赠言送给一位叫珊珊的同学。
王老师在讲鲁迅先生的《枣树》时,要求同学们自选两段背诵,第一段除外。第一段是非常著名的运用强调手法的段落,“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后来上课检查背诵,被点名的几个同学一张嘴就是“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去了”。同学们笑声一片,这是文中最短的一段。我选了最长的一段背诵,现在只记得“鬼陕眼的天空”“瘦的诗人”“小粉红花的梦”。
虽然这个课程只开了一个学期,但是王老师的教学热情和经典分享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扎实了我们的文学基础。直到现在我都很庆幸当初能聆听王老师的文学鉴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