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中年

2024-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感恩遇见0331

梁实秋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刀哥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他已经退休赋闲在家,含饴弄孙,自得其乐。看他的文章《最好的教育,或许从中年开始》,你会体会到一个过来人的谆谆教导,只要心中还有念想,他仿佛在带你开启一扇门。

他举了两个例子,都是人到中年后才发芽、觉醒,将“危机”转化为“生机”。

那人到中年的我们有没有“危机”意识呢?老实说,有的。比如我昨天得知自己的名班主任正在公示中,今天给儿子看的时候,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竟然是,“这大概是退休之前为数不多的荣誉了。”有没有从这句话中听出一丝暮霭沉沉之气?

自从不干班主任,我是不愿过教师节的,全体教师会上,被授予奖项的老师们坐在中间,而我要坐在后排,为他人喝彩。我劝自己,难道不该让位吗?

说这些很俗,但是实话。

刀哥说,“多工作可以延缓衰老过程,多思考可以防止老年痴呆。”这点我是赞同的。就像明霞老师,她比大多数退休老师们要更有活力。她爱美,每次见她,都会看到她把自己捯饬地漂漂亮亮的。她说自己的更年期是不知不觉过去的,没觉得有什么难受的地方。这不正是令人羡慕的吗?

“教到中年,往往是最能尊重生命成长节律、最能依循教育发展规律的。”深以为然。不能说所有中年人都适合这一点,但大多数教师会从自己若干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自己的教育心得。比如,会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再寻求齐步走;会耐心等待,不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悉心教导,不再声色俱厉;会善意提醒家长,不再一味指责。

“教到中年,倘能真正唤醒自己,就会对自己的事业更关注,更深情,更着迷。”

真正唤醒自己,难!譬如我,貌似没有躺平,但是也绝不属于能唤醒自己的行列。痛苦或许就来自于此,想要跟上,又不想付出太多,来回拉扯之间,岁月匆匆去也。

“教到中年,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妙趣。”距离这个境界,我还有距离。二十七年的教学生涯,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熬”,“享受”的时刻不多。我想这还是心态问题。前几天写要把每天幸福三件事应用到教学中,或许对于“享受”二字才会慢慢品味一二。

连健身教练都说,五十岁以内称小姐姐,五十岁以上称大姐姐。

人到中年需要顾及的事情很多,家庭中父母的身体、孩子的学业、个人的身体、爱人的情绪,工作中学生的成绩、家长的期待、领导和同事们的评价。说一千道一万,活好自己最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