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漯河散文创作情况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大约10年前写的一篇旧稿。评论的也自然是10年前漯河散文创作的情况。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此文一直也未曾发表,其实早已忘记,如今偶然翻捡出来,发来聊作史料吧。
我有幸能够阅读由漯河市文联策划、编纂的《漯河文学》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得益于漯河日报社余飞先生的赠阅。以市为单位的这种丛书集合,在当代中国的地市中还是少见的。这无疑看出了一个城市的度量和风貌,也在很大程度上,汇聚了文学创作的潜力。难能可贵的是,它们能够站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姿态出列,表达一个集体的意愿。
流览丛书后,我仔细翻阅的首先便是丛书的散文卷。散文这一文学体裁,显然是能够较快地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甚或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这不仅仅因为散文是以“我”的叙述口吻抒写一种真实的文体,还在于散文和时代的密切联络。散文在记录和表现一个人生活的过程中,总能迅速地有意地折射出这一个群体、地域或者这个时代的氛围和属性。
丛书散文卷收录了30余位作者的72篇散文,篇幅都短小,题材各异,从乡土到城镇,从自然到人物,从历史到现在,从现实到内心,这些散文都各有触及。它们显然和中国当代的散文创作同步而行,正在走着题材样式越发粗放化的创作道路。
中国当代散文在20世纪80年代集体转向为“个人体验”性质的写作。在散文文本的阅读中,我们已经很难发现属于时代“控制”的印记。到90年代,散文创作者突然多了起来,散文成了大众文体,既而一些综合性的纯文学刊物也作了大胆调整。同时,散文也走上了一条私人化的创作道路,创作者分散成各行各业的个体,而散文的内容也显得五光十色,这样越发粗放的群体创作行为,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散文兴盛的时代。随意的叙事和抒情、过往乡土生活的回忆和感念、私人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内心抒写成为了散文创作的主体倾向。从散文创作的众多个体行为上看,当代散文的创作状况是很难归纳和概括的。
而90年代比较特别的散文体例,当属文化散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散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寻和思考,在当代来说,无疑是散文文体的一种新体验。这也同样影响到了漯河的部分散文创作者,如夏春海的《过比干庙》、张新锐的《永远的苏东坡》等文字。其中《永远的苏东坡》一文概括了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仿佛让我们看到一种文人与文人、文人与文字惺惺相惜的归属感。这让我们想起曾经阅读的胡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不过,有些异同的是,我们在张新锐的文字里更多地看出了一种执著、乐观与豁达的情绪。另外,我们还能够在丛书中看到在当代散文中逐渐淡出的乡土题材散文。如余飞写村戏和村树的两篇,它们带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又似在怀念,行文中也见思考的力度,文字娓娓道来,这不禁要让人想到一些沈从文写湘西的散文,看似不雕琢,却浑然天成。我们很容易便可感知到作者的散文功力。
在漯河散文创作中,占最大比例的题材,便是那些独处于性灵隐秘处而简易描画的抒情散文,以及写人记事流露己身情感的记叙散文。漯河的抒情散文往往清澈见底,语言优美,作者长于将简约的情节或者生活片段赋予浓厚的性情表达出来,文意简洁明了。比如,何炎对秋的体悟文字,谭艺君对自然之物的生动感知,李亚如史铁生似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倾听,李锐对自然、人力融合的热爱和赞美,曹敏的月亮风骨,廖洁的优雅情思……等等,这些与自然贴得格外近切的散文,永远都能让人心中充满温情。自然让漯河的散文作者透着隽永的灵性,漯河的绿色与流水造就了漯河散文风格的秀美和清澈。从古至今,一代代人的书写,让自然之于人,也有了千头万面和千头万绪,有多少独具特色的散文作者就能够增添多少充满性情的自然。感悟、怀念、热爱和赞美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时期漯河散文创作的重要思想感情。写人记事散文更多地担当起了一种比照和怀念的功用。时间比较靠前的,我们看出是金速的四篇,衣食住行之中,显然有着时间的比照,这更能让我们触摸到一个纵向发展着的漯河及漯河人在生活变化之中的辛酸和感恩之情。蒋春婷散文是真诚的,并怀着一颗悲悯的心灵叙述,带给读者很多启迪;于建华的两篇记人散文不禁让我们在文末顿觉世事沧桑,而其平常心的劝说,似乎是在一种怀念的感情告慰自我和读者;张新锐的两篇写人记事散文都传达了物事人非之感,心得也便自然在其中表达出来了……还有一些作品,在此不能尽数列举。写人记事于散文来讲再平常不过,而丛书中散文的调子满载温情,像是一个温情的人讲述不同的故事,描摹不同的场景,让人心生暖意,如同徜徉在冬日的炉火旁。我们倾听着那些带有人文关怀色彩的叙述,是充满希望的。但我们也注意到这种一致性中其间往往缺省了种种不同角度、不同风格的思考和陈述。
近来读到漯河的散文作品一般是发表在《漯河日报》“沙澧晨风”副刊上的,《漯河日报》副刊对于漯河文学的发展壮大,尤其是对于漯河散文创作的发展,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从媒体的引领趋向上讲,它是可以对漯河散文创作的方向起到一定引领作用的,但是散文创作的水平在更多情况下,是源自散文作者对生活的打量程度。
散文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的,但是要写好却很难。散文需要创作者在外向性与内向性两个方面进行开掘,而且都要深入。外向性是指创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体验程度,而内向性则是指创作者理性和感性的思考深度与广度。散文,显然是一种需要厚积薄发的文体。我们在副刊中总能够看到有好的作品出现,这显然也为后来的写作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标尺。新近发表的散文作品也依然保持着一种漯河散文特有的温情色调,我们也能够看到它正在不断地深刻、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