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红楼|浅谈贾氏集团的兴衰(15)
第五章贾氏集团的倒闭
《红楼梦》是个悲剧,贾氏集团的倒闭是其宿命,无法更改,更何况在当时的大环境里,贾氏集团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仅就集团接班人来说,缺少有能力改变其家族命运的人。
5.1摇摇欲坠的贾氏集团
其实,贾氏集团外表看起来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其实内里已经呈现出没落之象,不但是住在贾府里的有心人看得清楚明白,连熟悉贾府的外人也很清楚,甚至连管事的奴才们也是门清。
在《红楼梦》开篇,冷子兴对贾雨村演说荣国府时就曾说,“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赫赫扬扬的百年老店贾氏集团,在外人眼中早已呈现出了衰败之象,可惜却没有引起贾府的重视。
不过,贾府的人对现状也并非一无所知。如在第53回,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来贾府送年礼,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节礼看起来实在是无比丰厚了,但对于贾氏集团庞大的开销来说,仍然未免有些捉襟见肘了,所以贾蓉才说,“再两年再省一回亲,只怕精穷了。”又对父亲贾珍说,“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果不其然,到了72回,贾琏就手头紧张地连两三千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真的向鸳鸯借当了。
到了第75回时,有一个情节是贾母吃完饭,说喜欢看着多多的人吃饭,就让尤氏和鸳鸯、琥珀等一起在她这儿吃,结果却发现尤氏吃的是“白梗米饭”,就问道,“你发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鸳鸯回答说,“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富馀也不能的。”细米在贾府都变成了稀缺品,可见,贾府的日子已十分艰难,贾氏集团亦呈摇摇欲坠之势。
5.2大势已去的贾氏集团
贾母不知,贾氏集团不但是生活变得寅吃卯粮、举步维艰,最重要的是靠山将倾,大势已去。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靠山没了,对于整个贾氏集团不言而喻。从《红楼梦》中描写的几个细节就可以看出:
其一是忠顺王府来贾府要琪官。忠顺王府之前从未与贾府有过来往,居然为了一个小戏子公开来贾府叫板,说明了贾府后台和靠山的岌岌可危。从此情节看,贾元春已基本失势,至少在皇宫的力量已经无法制衡忠顺王府了,所以才导致忠顺王府如此嚣张,敢公然派人到贵妃娘娘家里要人,相当于是撕破了脸,也可见忠顺王府的后台和靠山更为强大。从贾政的表现也可看出端倪,这也是贾政大发雷霆,下死手暴打宝玉的关键之所在。
其二是太监们纷纷来贾府索要银两。太监们纷纷到贾府索要银两,从侧面暗示了贾妃已失宠。太监是皇宫里的人,最了解皇上及身边人的事,也最擅长于从中取利。第72回先是夏太监派了小太监为了二百两银子来贾府“借”,并且已是第三回了,前两回就“借”了一千二百两,所以贾琏才发牢骚说,一年他们也该搬够了吧,同时又说出来昨天周太监也来找他,张口就是一千两。太监们之所以接二连三地敢来贾府“借”银子,至少说明了他们了解宫中内情,知道元妃与贾府此时此刻奈何不得他们,所以才有恃无恐。
其三是梦境的暗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人之常情。夏太监打发人来借银子时,凤姐正在给贾琏、平儿等人说她昨天晚上做的一个梦,她梦见娘娘打发人来要一百匹锦,却又不是元妃,于是凤姐不肯给,那人就直接上来夺。中国有句俗话,“听话听音。”凤姐说梦,实则是作者通过此情节暗示元妃的失宠,与贾氏集团的百年基业即将毁于一旦遥相呼应。
第六章结语
贾氏集团没有了元妃和皇权(元妃的背后是皇上)这个大靠山和后台,倒闭是分分钟的事,毕竟,集团内部高管人员违法乱纪的事情太多了,若说秋后算账,拎出哪个来都是要治罪的。
由于《红楼梦》没有了八十回后的故事,对于贾氏集团的具体罪状不得而知,但从前面分析的情况看,数罪并罚,在所难免。
当然,对于贾氏集团的结局,其实作者在第一回就已明确说出来了,“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同时,作者通过红楼梦曲子,对与贾氏集团有关的男男女女、大小人等的命运也给出了“飞鸟各投林”的结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尾声
《红楼梦》的警示作用意义深远,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洞察其中的深意呢?也许正因如此,作者才发出了“谁解其中味”的呐喊声。其实,《红楼梦》内涵极为深刻,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剖析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仅从企业管理角度进行了解析,旨在抛砖引玉,与喜爱红学的红迷们交流。
于2022.5.15
NO:【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