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如何提高你的会说话能力(7个突破口)

2017-02-28  本文已影响169人  df16e06bdcf6

所谓的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说话时的措辞,也是非常讲究的。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打扫卫生。想让家里人帮忙,你是否会直接说:“去帮我把垃圾倒了。”可结果呢?可能还要看对方心情哦。那换种方式,你也可以说:“扔垃圾和打扫浴室,你选哪个?”通常情况下,对方会做出一种选择,而一般人自然会选择更轻松的倒垃圾。

再举个例子,约会当天如果接到对方电话:“对不起,我突然有工作要做。今天的约会取消吧。”你会不会觉得对方不重视你。但是如果对方说:“对不起,我突然有工作要做,但我更想你了。”这样的措辞会不会好受些呢!

与意中人交谈、工作中的简报、家人的日常生活、就业面试......越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措辞对结果的影响越大。同样的内容,用高明的措辞说出来,就很可能让对方的回答从“no”变成“yes”,

接下来,我将要告诉大家几个把“no”变成“yes”的几个步骤。

第一,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直白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常常事与愿违,很容易招致反感。

第二,要揣摩对方的心理。看看直接说出请求,对方会作何反应?对方是回答“YES”的可能性更高还是说“NO”呢?

第三,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例如希望家人多吃柑橘,请不要直接说“不能光吃柑橘”、

你可以说“多吃柑橘就不会感冒了”这样是不是对方更容易接受呢?

要想运用好这三个步骤,有重要的七个突破口。

突破口1:投其所好 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管用的

抱歉,衬衫只剩下最后一件了”听到店员这句话你是否会想“是别人挑剩下的吧”“恐怕有很多人试过这件了”。但是如果店员换种说法:这件衬衫真的卖的很好,这是最后一件了。”

这样的措辞就是成功利用了“投其所好”的突破口。

突破口2:儆其所恶 对难以说服的人有效。

比如很多的警示语:请勿触摸商品。虽是这样写,但还是有很多人反抗,那如果换成是:涂有药品,请勿触碰。明确告知对方你觉得可能不错的东西其实存在看不见的坏处。

突破口3:形成假象的选择自由

要不要来份甜品”如果改成“甜点有芒果布丁和抹茶冰激凌,您要哪种?”会不会无形之中让客人从这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归根结底,这种“选择的自由”是由对方决定如何选择,所以对方能产生“自主选择”的意识,被迫的感觉就会减少。

突破口4:被认可欲 对于生意和家人效果极大,人际关系也能改善

妻子对从不干家务活的丈夫说:“你把窗户擦干净”丈夫通常会不愿意或者逃避,但是如果换做“你能够到高的地方,能把窗户擦的更亮。拜托了!”也许丈夫会跃跃欲试。这种“被认可欲”,也可以解释为心理学上的“尊重需求”,即“一个人能做出与他人的期待相对应的成果”。

突破口5:非你不可 听到“只有你是特别的”,人就容易被感动

据说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会和上司喝酒

“去喝酒吧。”

“为什么要去喝酒”

但你如果发的是“XXX,你不来不热闹,所以只有你务必得出席啊。”也许能全员到齐哦。一般人都喜欢“非你不可”的特殊感,听到这样的话,就会感到一种仅限自己的优越感,从而乐于回应对方。

突破口6:团队化 “一起”这种说法,本身就令人愉悦

你也来组织酒会吧”换成“咱们一起来组织就会吧”“一起做怎么样?”喜欢和别人一起做事,本来就是人的本能。利用好这种本能,就算是麻烦的请求,也容易说动对方。

突破口7:感谢 仅凭一句“谢谢”,就能拉近自己与对方的距离,使对方很难说出“NO”

把这桌子搬走”改成“能把这桌子搬走吗?谢谢啊!”提前说“谢谢”,人就会在一瞬间隐约产生信赖关系,所以会不好意思拒绝。这种情况也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互惠式好感”来解释,即“一个人接收到好意,就会产生向对方回报以好意的心理”。

职场中,一个人平均每天会求人22次,打个比方,假设使用高明的措辞,每天至少能把一次“NO”的回答变成“YES"。仅此一天没有变化,但这样的情况如果持续一年,就能改变365次,三年就是1000次以上,如果能把以前的得到的1000次“NO”的回答变成“YES",难道人生还不会改变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