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简友广场想法

初一的清晨

2020-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山顶的小吃店

一阵阵的开门炮此起彼伏、交相呼应,除夕的夜总是热闹的,再配以满堂通明的灯火,每个除夕夜都是快到清晨才能小憩片刻,然后在母亲的声声催促下,睡眼惺忪的吞下新年的第一个茶叶蛋、第一碗顺利面,踢踢踏踏的出门了。

老家的发音迥然不同,带着安徽南方特有的转折音,发音急促、腔调婉约。爷爷叫“嘀嘀”,爸爸叫“大大”,且音调基本上二声为主。拜年的发音更是与众不同、超然脱俗,脱离了单调的寒暄,用一种包含着对长辈无比的尊敬和对亲朋好友久别重逢的激动,笑容满面的问道“你陇个新年过的好?”,言辞切切、孝心殷殷!

拜年的回礼直接而实在,男人们是香烟收集器,小孩们则是糖果回收场,只有女人们跟在后面打酱油,这也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姑娘小媳妇不愿参与到这个传统的文化活动中。

归巢、祭祖、年夜饭、拜年乃至随后的走朋访友,这个流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式新年,缺少哪个环节都是文化的遗失。特别在现在这个节奏快捷、人心浮动的时代,这更是链接现实和传统的唯一方法。老家的农村日益衰落、长辈们更是日渐凋零,传统的经济和思维在时代的冲击下七零八落,只有父辈的坚持才让这种文化在苦苦支撑。

我想我是悲哀的,甚至是我这一辈人都是悲哀的!处在传统和变革的交错,日渐远去的传统褪去了绚烂夺目的光彩,敌不过无所不能的电子产品,各种程序化的拜年软件和红包替代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直白的问候与寒暄,维系感情的纽带飄太空中,越来越虚无缥缈。

初一的清晨,小雨淅沥、烟雾弥漫,一个中年人的身影慢慢的浸没其中,消失不见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